-
美國醫療那些事:藥價高 看病難
2009/12/1 13:25:2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美國醫療那些事:藥價高 看病難全球發達國家中,美國是惟一沒有全民醫療的國家,而是民眾自行向私營保險公司投保。同時美國也是全球醫療開支最龐大的國家,一年高達2.4萬億美元。
臺灣《中國時報》文章稱,美國的保費很貴,四口之家每月需美金1200余元,稍便宜的每月八、九百元。差別有三,前者掛號費美金15元,后者要30元,且藥費的自付額可能較高,可以看診的醫生也較少。
政府、學校及若干公司行號愿意負擔員工(有時是全家)的醫療費用,但是小公司未必有這項福利。且隨著景氣不佳,愈來愈多機構削減此開支,員工只好自行負擔,或者干脆不保。根據人口普查,全美高達4700萬人沒有醫療,約占總人口(三億)的一成六。
有錢也未必買得到保險,因為保險公司可拿“過去有病史”為由而拒保。最近奧巴馬總統舉了個例子,說保險公司拒絕承保某婦女的體內任何器官,原因是她在五歲時發生過意外,保險公司只承保她的皮膚。
保費貴,藥費也貴,美國的處方藥價格居世界之首,所以有人開車到北邊的加拿大買藥。
價昂之外,看病也難。第一,各保險公司只許可到特定醫療院所就診,否則不予給付。第二,除非急診,否則必須先看家庭醫生;如果情況復雜,由家庭醫生開具轉診單,再到保險公司認可的專科醫生看診。華盛頓一位婦女顎關節不適,必須等一個月才見得到專科醫生。波士頓更夸張,看家庭醫生要等六十三天,何況專科醫生。
一般美國醫療院所講究人道主義,所以沒有保證金之類的規定。該治病的治病,該開刀的開刀。有保險的,保險公司埋單;沒保險的,病患自行負擔。付不出來也不要緊,找醫院的社會服務部填個表,日后分期付款就是了。曾有外國留學生學成歸國,也就債留美國。這些開銷于是轉嫁至保戶身上,保費也就愈來愈高。
美國人熬到六十五歲,可以享有專為長者舉辦的醫療保險Medicare,負擔輕得多。另有一種醫療保險Medicaid,系以低收入者為對象,保費低廉。如果不夠年長,也不夠窮,就只好自求多福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