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加了個A,你手機用上了嗎?
2025/5/17 13:09:38 來源:人民郵電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最近,不少用戶發現自己手機上的信號標識由“5G”變成了“5G-A”。對習慣了5G的用戶來說,5G-A是個新名詞,但對業內專業人士來說,5G-A早已悄然走進生活。那么,5G后最近,不少用戶發現自己手機上的信號標識由“5G”變成了“5G-A”。對習慣了5G的用戶來說,5G-A是個新名詞,但對業內專業人士來說,5G-A早已悄然走進生活。那么,5G后面的“A”到底是什么?難道是“AI”?它怎么用?能帶來哪些改變?有怎樣的前景?本期“聚焦”,將為“A域”小白全方位解讀!
收費不變!走進日常玩機生活
手機信號欄的標識從“5G”悄然變成了“5G-A”,不少人發出疑問:這個“A”難道是今年大熱的“AI”?
實際上,這個多出的“A”既不是“AI”的縮寫,也不是手機顯示bug,而是5G技術向6G演進的關鍵過渡階段——5G-Advanced(簡稱5G-A或5.5G)的標志。對于普通用戶而言,5G-A帶來的不僅是符號的變化,更是一場從速度、時延到連接,乃至定位、可靠性等能力的全方位體驗升級。
如果說當前手機5G網絡已經十分“絲滑”,那么5G-A就是讓這份“絲滑”更加極致,達到無感的狀態。5G-A的核心價值在于對傳統5G網絡能力的全面突破。最直觀的改變是速度的提升:下載速率從5G初期的千兆(1Gbps)躍升至萬兆(10Gbps),上行速率也從百兆(0.1Gbps)跨越到千兆(1Gbps)。這意味著以前需要較長時間才能下載幾個G的視頻,現在僅需幾秒即可完成。而更低的時延則會讓實時交互變得真正“無感”。賽迪顧問通信產業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徐暢表示,5G-A能夠實現從“連接”到“沉浸式交互”,支持XR(擴展現實)、全息通信、云游戲等沉浸式應用普及。專家表示,5G-A也有望支持海量數據全面上云端、直播全民化,以及全息交互的對稱體驗等。
更大的連接規模則是5G-A的另一大亮點。在家庭場景中,5G-A可同時穩定連接更多智能設備,從燈具、空調到安防攝像頭,所有設備都能實時響應指令;在演唱會現場或體育場館等人流密集區域,即使數萬人同時使用網絡也不會出現卡頓。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長聞庫表示,“天地一體、通感一體、智能上行”三大方向是5G-A的新增能力。盡管5G-A的“A”并非“AI”,但也已經具備智能網絡能力。比如,其中“通感一體”就是和雷達一樣,對環境實時感知、捕捉,使得網絡不僅能傳輸數據,還能像雷達一樣感知環境,實現通信與感知的深度融合。“通感一體”運用在汽車上,可為汽車提供更大的感知范圍,對車流量實時感知;應用在智能家居設備上,可智能識別家庭成員的活動,自動調整家居環境。
那么,普通個人用戶如何才能用上5G-A呢?
根據網友的表述,“5G-A”的標識也并非一直出現,而是在部分區域才能連接。連接“5G-A”后,地鐵等此前網絡環境較差的場景也能流暢地使用網絡。
也就是說,5G-A網絡需要當地基站支持才能使用,此外不僅要有5G-A信號覆蓋,同時也需要手機終端支持5G-A網絡。據了解,目前我國電信運營商已經在國內31個省份部署了5G-A測試網絡,預計可支撐5000萬用戶,同時也在歐洲、拉美、中東等多個地區得到了驗證。中國移動公布了支持5G-A網絡的100個試點城市,今年覆蓋范圍將擴展至全國超300個城市。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機型都可以體驗5G-A網絡。
也有不少網友疑惑網速變快是否會消耗更多流量?5G-A是否會收取更高的費用?記者已經核實,運營商在保障網友享受更快速網絡的同時,不會額外收費,而流量消耗主要取決于用戶自身瀏覽、下載、上傳的數據大小,使用5G-A并不會消耗更多流量。
盡管面臨行業適配成本高、技術融合復雜等挑戰,但5G-A已展現出推動社會數字化進程的強勁動能。正如專家所言,它不僅是通信技術的迭代,更是新質生產力的催化劑。當萬兆速率成為標配,當連接從地面延伸至低空,當感知與通信合二為一,5G-A正以更加極致的進化悄然重塑每個人的數字生活——而這,或許只是6G時代來臨前的一場華麗預演。
不止通信!解鎖更多場景應用可能性
在浙江舟山,海上新鮮捕獲的大黃魚通過無人機快速抵達岱山島上市;在河北保定,長城精工生產車間的柔性生產線迎來了工控領域的網絡突破、終端突破、運營升級、模式延展四大創新性突破;在測試道路上,無人駕駛小巴士平穩行駛,定位精度達到亞米級……
在這些科技感爆棚的場景背后,5G-A功不可沒。在為個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網絡體驗的同時,5G-A在行業應用領域也展現出更強的賦能實力,在5G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的低時延、大帶寬、超高可靠和廣泛連接等性能,為5G-A在低空經濟、自動駕駛、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多元場景的拓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當前,低空經濟是5G-A最熱門的應用領域之一,運營商不斷加速低空應用落地步伐,為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中國電信在浙江杭州余杭區夢想小鎮打造了5G-A多模態融合感知城市級樣板點,在10.35平方公里的人員密集城區場景中,實現了試點區域內100~600米高度的空域連片覆蓋。通過杭州電信提供的5G-A通感技術與無人科技提供的星巡低空飛行服務監管平臺的融合應用,結合Remote ID、TDOA、光電、雷達等多種傳統感知技術,低空飛行器得以被精準感知與定位。
同樣在浙江,中國移動在舟山岱山縣落地全國首個5G-A無人機AI巡檢平臺,該平臺搭載自研的視覺大模型系統,實現算法微調效率10倍提升,已為海事、農業、環保部門構建專業巡檢航線20余條,累計完成地籠檢測、船只檢測等智能分析36萬次。
今年是全面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的開局之年,加速推動5G-A賦能工業生產核心環節,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客觀需求,也是運營商重點攻關的方向。安徽聯通與蕪湖美智合作建設的5G-A全柔性工廠,采用多項5G-A確定性技術賦能云化PLC改造,針對抖動、時延和可靠性三個方面進行網絡性能優化,實現了總裝線全柔性化改造,使蕪湖美智空調各個生產環節“無縫銜接”,該項目應用上線后,整體產線效率及時性提升33%,網絡和算力的綜合利用效率提升48%。
放眼全國,中國移動攜手長城精工打通5G-A+星閃+PLC南向控制鏈路,將工控系統時延降低至8毫秒、可靠性提升至99.99%,實現工業設備具體操作與工藝控制的精準配合。中國電信攜手廣東中山某服裝公司打造先進的5G智能車間,基于5G技術的智慧吊掛生產線、生產數據看板、5G+PAD數字工位以及5G+AI工藝優化等,服裝生產品控水平提高至95%,準交率提升至98%,產能增長50%。
在智能駕駛領域,5G-A憑借納秒級時延、海量設備接入、亞米級定位優勢,有望引領自動駕駛技術進入發展新階段。通過與北斗衛星導航、地面基站的深度融合,5G-A能夠實現車輛的厘米級高精度定位,在自動泊車、高速公路全場景自動駕駛等場景中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在農業生產中,5G-A 3CC技術正在助力山東煙臺智慧漁業邁向新高度,5G-A、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深度融合讓漁業養殖環境的實時監測和精準調控成為可能,養殖戶打開手機APP可以遠程監控池塘的水質、水溫、溶氧等數據,及時調整養殖策略,提高養殖效率和水產品質量;5G-A高清視頻直播也可以讓消費者實時觀看漁業養殖流程,讓水產消費更加安全、放心。2025年,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突破和應用創新迎來爆發式增長,5G-A結合AI釋放的乘數效應描繪了千行百業向智升級的廣闊前景。從智能工廠的機器人到城市治理的智能系統,5G-A與AI的融合正在重塑傳統產業的生產方式和服務模式。近期爆火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在5G-A技術的加持下,能夠在復雜使用場景中實現高精度定位,大帶寬的網絡特性支持大規模數據采集傳輸,在降低機器人硬件需求的情況下保持強大的運算、推理、學習能力,讓具身智能機器人在居家服務、工業生產等場景的應用成為可能。5G-A與AI的深度融合已經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4月中旬,中國移動“5G-A×AI融智創新”發布會在杭州舉行,中國移動宣布2025年將著力構建5G-A新型網絡能力體系,正式啟動運行5G-A×AI創新中心,全面強化數智化賦能能力。
目前,運營商紛紛按下5G-A網絡建設“加速鍵”:中國電信加快移動網絡向5G-A升級,截至2024年底,中國電信在121個城市規模部署約7萬站,RedCap覆蓋超200個城市;中國移動打造全球首個規模商用5G-A網絡,5G RedCap覆蓋全國所有城市,積極推進通感一體、無線網絡AI應用、無源物聯網等技術場景化試點及應用;中國聯通加快5G-A規模商用步伐,2024年底已在全國300個城市部署載波聚合,實現下行萬兆、上行千兆的超高速率,在150個城市升級RedCap。可以預測,隨著網絡基礎設施的完善,5G-A在個人與行業領域的應用將迎來高峰期,在為運營商創造全新發展機遇的同時,也能為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又一股數智動力。(吳皓琨 張鳴)
轉自:人民郵電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