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針對甩掛運輸發展給出扶持通知
2010/1/30 15:51:0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國務院針對甩掛運輸發展給出扶持通知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節油節電工作的通知》(國發〔2008〕23號)和《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國發〔2009〕8號),促進甩掛運輸發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發展道路貨物甩掛運輸的重要意義
甩掛運輸是指牽引車按照預定的運行計劃,在貨物裝卸作業點甩下所拖的掛車,換上其他掛車繼續運行的運輸組織方式。牽引車與掛車的組合不受地區、企業、號牌不同的限制,但牽引車的準牽引總質量應與掛車的總質量相匹配。
與傳統運輸方式相比,甩掛運輸具有明顯優勢:一是減少裝卸等待時間,加速牽引車周轉,提高運輸效率和勞動生產率;二是減少車輛空駛和無效運輸,降低能耗和廢氣排放;三是節省貨物倉儲設施,方便貨主,減少物流成本;四是便于組織水路滾裝運輸、鐵路駝背運輸等多式聯運,促進綜合運輸的發展。甩掛運輸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應用,已經成為非常普遍的先進運輸組織方式。目前,我國甩掛運輸發展滯后,牽引車和掛車數量少,拖掛比低,道路貨物運輸仍然以普通單體貨車為主,與節能減排和發展現代物流的要求不相適應。
發展甩掛運輸,對于降低物流成本,推動現代物流和綜合運輸發展,促進節能減排,提升經濟運行整體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應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采取切實措施,有效引導和推動甩掛運輸的發展。
二、完善政策和管理制度,為甩掛運輸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1.減少掛車檢驗次數。掛車應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進行定期安全技術檢驗,確保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運行條件及相關技術標準。道路運輸管理部門不再要求對掛車進行二級維護強制保養和綜合性能檢測。
2.調整掛車保險。由于掛車不具備動力,具有“可移動的集裝箱”的屬性,在車輛保險方面,應研究調整掛車交強險,科學設定征收對象。
3.完善甩掛車輛海關監管制度。境內承運海關監管貨物的甩掛運輸車輛(集裝箱拖頭車)應當依照相關規定辦理注冊登記手續,在甩掛車輛辦結海關監管手續后,經海關同意,牽引車與掛車可以分離,提高牽引車周轉效率。海關依照有關規定實施監管。
4.調整通行費征收辦法。道路通行費實行“年票制”征收的地區,對道路運輸經營者所擁有的汽車列車應按照一車一掛的標準征費,對超出牽引車數量的其余掛車不再征費。
5.推進甩掛運輸車輛裝備標準化。車輛裝備技術的標準化是發展甩掛運輸的必備條件,要組織制訂和推廣應用牽引車、掛車聯接的相關技術標準,引導制造企業嚴格執行國家統一標準生產牽引車和掛車,為發展甩掛運輸提供技術保障。
6.完善掛車證件管理。按照既簡便適用又有利于監管的原則,完善掛車證件攜帶、保管與交接管理。掛車道路運輸證和機動車行駛證應隨車流轉。
7.鼓勵運輸企業拓展運輸網絡。各地應消除地方保護和制約運輸一體化發展的相關制度和政策障礙,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道路運輸企業異地設置經營網點(分支機構),逐步形成區域性或全國性的甩掛運輸網絡。
8.鼓勵企業加強協作。鼓勵運輸企業之間、運輸企業與大型制造企業、商貿企業、專業商品市場、貨運站之間,通過聯營、參股、合作等方式加強協作,整合運力和貨源資源,提高集約化、規模化、網絡化、組織化程度,提高甩掛運輸的運行質量和整體效益。
三、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樞紐站場設施
1.改造傳統貨運站場,適應甩掛運輸需要。站場設施(包括甩掛運輸運行中心)是發展甩掛運輸的重要基礎條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應通過政策引導,進一步加大對站場建設的投資力度,按照甩掛運輸作業和技術特點,借鑒國外經驗,對傳統貨運站場進行升級改造,逐步構建層次清晰、功能完善、銜接順暢的站場節點體系,支撐甩掛運輸的發展。
2.加快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促進公鐵、公水等多種運輸方式間的有效銜接和一體化運輸。鼓勵利用公路甩掛運輸發展水路滾裝運輸、鐵路駝背運輸和集裝箱多式聯運,實現公鐵、公水間的快速中轉和無縫銜接,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四、開展試點工程,發揮示范效應
各地交通運輸部門要聯合當地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有條件的地區和企業,組織開展甩掛運輸試點,探索和總結經驗,發揮示范引導作用。
各有關部門要對列入甩掛運輸試點的地區和企業,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配套政策,協調解決試點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為甩掛運輸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在試點的基礎上,及時進行總結,制訂完善相關技術標準和服務規范,促進甩掛運輸的持續健康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改革委
中國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中國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
中國人民共和國保監會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醫用塑料制品仍需創新
- 下一篇:因價格達不到預期 光明食品收購澳洲糖業巨頭遭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