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氣行業要發展價格機制是關鍵
2010/2/2 20:49:4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天然氣行業要發展價格機制是關鍵
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研究表明:天然氣消費量面臨長期持續大幅度增長。相較于石油和煤炭,可以說天然氣剛開始發展,按照發展的經驗,未來幾十年是天然氣的上升期。在國外能源消費結構中,天然氣和煤炭的比重大致相當,各占四分之一左右,但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僅占能源消費總量的3%多一點。無論是經濟發展的要求,還是從環境保護角度來說,天然氣都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而對于天然氣行業的發展,透明的定價機制也顯得尤為重要。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的發展歷史與石油、煤炭基本相同,但由于天然氣占能源結構比例小,以往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改革進程相對慢得多。天然氣出廠價的價格管理模式從最初的政府單一定價管理演變成最后的國家指導價。這既是歷史的問題,也是階段性經濟發展問題。天然氣出廠價是天然氣價格鏈中的核心部分,原則上以成本加合理利潤為定價依據,但考慮到中國現階段特殊的產業結構,再加上缺乏合理的定價機制和價格調整,天然氣的定價和調整方案基本都是企業與政府經過多次協商達成的,政府主導。而政府在此過程中,除了考慮經濟發展,同時要考慮用戶的承受能力。管道運輸價格與出廠價格一樣,也是以成本加利潤為原則,對新建的長輸管線采用“新線新價”制度,對管輸價格主要是按照補償成本,并適當兼顧用戶承受能力制定,同時根據地區、距離和管徑的不同有所差別。對部分管線實行了兩部制費率改革試點。從2005年末政府出臺天然氣價格改革方案以來,中國天然氣價格體系雖然方向上趨于規范合理,但是天然氣與替代能源的比價不合理。一般來說,國際上天然氣井口或進口價與原油價格的比值通常維持在0.6比1,而中國的天然氣出廠價與原油價格的比值換算后介于0.24至0.4比1之間,偏低一些。因此,天然氣價格改革的一個關鍵是與其他替代能源品種價格掛鉤,形成相對固定的比價關系,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
管輸和城市配送價格也不合理。管輸定價缺乏公開透明的原則和程序,結構單一而不能體現出管輸業的服務差別,既有違公平,也不利于資源配置。天然氣的城市配送費在終端售價中的比例過大,而且還存在不合理的開戶費,缺乏嚴格的約束監管機制。因此,有必要形成一個透明有效的價格機制。中國的天然氣價格一直遠離國際市場,孤立的價格機制能運行是因為中國天然氣自給自足的模式。資源所限,中國必須從世界不同地區進口更多的天然氣,天然氣進口量的增加成為中國天然氣價格改革的主要動力之一。高價的進口天然氣必然對國內氣價產生上漲壓力,因此,現階段定價機制中合理考慮新增天然氣的比重,適當控制新增氣的權重,可以使國內終端的天然氣價格有一個相對緩慢的上漲。
目前中國天然氣終端價格比較混亂,無論是與國外天然氣價格機制相比,還是從本國節能及優化資源配置的角度,都需要進行改革。最近的氣荒說明了中國現行的天然氣價格體系已經到了改革的關鍵時期,需要改革的方面比較多,需要配套進行。無論改革如何,天然氣價格會上漲,透明的定價機制是贏得消費者理解的關鍵,定價機制也顯得尤為重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10年我國石化行業產值實現兩位數增長
- 下一篇:煤制天然氣市場化技術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