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市冷清引爭論 房價“賣拐”恐是“假拐”
2010/2/26 22:03:5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樓市冷清引爭論 房價“賣拐”恐是“假拐”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均現“地量”成交,而深圳、南京、杭州三市更遭遇尷尬的“零成交”。
23日,著名經濟學博士馬紅漫發表《這一回拐點已經到來》的評論稱,“只要未來貨幣資金管控政策不出現大的轉變,開發商必然會在資金面的巨大壓力之下,選擇主動降低房價以求自保,并最終形成競相殺價的局面。彼時的房價走勢將最終印證‘拐點’的真正到來。”(據2月23日《廣州日報》)
與這一觀點相反的是,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調查司司長魏貴祥22日做客新華網解讀房價時稱,“國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我們感覺在大城市的房價還是應該緩慢上漲的,漲的幅度可能會收窄,因為需求還是很旺盛的,這個需求是擋不住的,上半年的房價漲幅會多一些,但是逐步會收窄。”
但在我看來,無論是馬博士的“資金論”還是魏司長的“需求論”,都沒有揭開這次樓市“賣拐”的實質。因為,“零成交”所體現出來的經濟現象,其實已經完全偏離了正常的經濟規律,這其間有開發商自己擔心因去年消耗的庫存太多而今年沒有房賣故而提價的人為因素,這才是樓市“賣拐”背后真正的“花槍”。
據一位在三線城市地產界的資深人士透露,當地春節前一周開盤的某樓盤,開盤當日,開發商便每平方米漲了200元,一看買的人太多,次日又漲兩百,一不小心就漲到5000元/平方米,這才讓消費者止住腳步。他問開發商,你們為啥要這么干呢,早點賣光多好。開發商說,存量不多了,現在賣光了節后就沒得賣了,把價格提起來,不能突然斷檔,因為新開發的樓盤還要好幾個月才能接續上去,中間賣光了,利潤賺少了,劃不來。
很顯然,開發商并不關心春節前的成交情況,他們關心的是手上有沒有多余的房子賣,因為經歷了2009年的大牛市,開發商不差錢,差的是工程開發的時間進度。一個值得關注的事實是,目前開發商拿地的速度正在放緩。就是說,開發商拿地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賣房子的速度。
在2010年一線城市開工量較小的現實面前,樓市出現“地量”成交,其實正是開發商所希望的。可以通過提高價格來逃避惜售的指責,才是這次被外解誤讀為“賣拐”的真相。
即便從國家發改委公布的“36個城市1月份成交均價近8000元”的數據中也可以看到,房價依然堅挺,并非是外界所稱的“開發商要降價了”的美妙說辭。
可以這么說,“零成交”不過是媒體對中國樓市前景的一種誤讀而已,倘若購房者又被“零成交”忽悠住了,那么遭遇的恐怕就是前幾年不斷唱衰中國房地產的專家學者們所造成的那種損失:房價步步高,可惜我沒買,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
據此,可以得出結論,中國房價春節的這次“賣拐”不過是個被誤會了的“假拐”而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09年國內有機硅的產能利用率只有50%
- 下一篇:我國有機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定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