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池州利用礦產打造鉛鋅為主的八大產業鏈
2010/4/9 21:18:2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安徽池州利用礦產打造鉛鋅為主的八大產業鏈近日,總投資達50億元的中恒天紡織創新產業園落戶池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這是該市自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設立后引進的第二個“園中園”項目,也是池州市在轉變發展方式中實施“開發沿江一線、保護腹地一片”戰略的又一力作。
池州北臨長江,八百里皖江流經岸線就有160余公里。而南部縱深地帶皆為廣袤的山區,占池州國土面積七成多。然而,長期以來,池州人雖擁有優越的長江岸線,但思維卻定格在山區,發展也局限于山區,結果經濟沒上去,卻造成了資源浪費、生態破壞的惡果。針對這種現狀,該市總結經驗教訓,重新認識市情,本著開發與保護并重的原則,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明確北部沿江一線重點發展工業,南部山區則以生態資源保護、旅游和特色農業開發為重的發展思路。
利用豐富的岸線資源及優越的“黃金水道”,近年來,池州市大興沿江開發,發展新型工業,使昔日連綿不斷的荒崗坡地悄然崛起了一個個大工業、一片片產業群,其中有池州海螺世界最大的單體水泥生產企業、祿思偉亞洲最大的耐火材料廠、銅冠有色國內最大的鉛鋅鎢鉬冶煉生產基地、香隅化工全省唯一的化工產業專業園。
截至去年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達到449家。同時,該市每年將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減排情況,納入政府的目標考核體系,并提高工業項目進園的“綠色門檻”,幾年來,共否決了40多個重污染億元以上建設項目。今年,該市又在沿江描繪強工新藍圖,即依托現有產業基礎,興建九大百億產業園;利用優勢礦產資源,打造八大產業鏈,即特鋼、鉛鋅、銅、鎢鉬、錳、非金屬新材料、船舶制造、大化工產業鏈,最終形成產銷收入2500億元以上的產業集群。
而在南部山區,池州市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守住腹地好山好水發展生態農業和旅游。目前,全市獲得“安徽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已達27個,被評為省名牌農產品達10個,20個產品獲得國家綠色有機食品認證。旅游產業方興未艾,去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200萬人次,實現總收入10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和27%。
“以點串線、以線促帶、以帶興面”,全國第一個國家生態經濟示范區池州市,通過優化空間開發保護格局,走出一條激活沿江、帶動山區、保護腹地的特色發展之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中鋁洛銅公司三月份產銷量創歷史新高
- 下一篇:嚴格市場準入 淘汰落后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