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生物醫藥發展建議
2010/6/30 15:57:5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生物醫藥發展建議縱觀世界,生物醫藥是中長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意義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使人類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優生優育都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生物醫藥降低衛生總費用,使許多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療,大大降低患者醫院門診、住院的費用。
二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對于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解決當前資源與環境問題有重大作用。進入新世紀以來,生物醫藥發展非常迅速,基本上被認為是21世紀增長最為迅速的領域之一,這也是全球化產業競爭的要求;在以前,產業發展要求更多著眼于成本、價格、功能,而目前產業發展模式和發展理念正在發生變化,需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綠色環保和品質,也就是把功能、價格、品質、綠色環保等進行綜合判斷,生物醫藥產業可替代傳統醫藥產業,增加可持續性發展能力。
國外加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狀況
國外把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戰略的重點之一,目前呈現兩大特點。
一是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研發非�;钴S。進入新世紀以來,生命科學和生物醫藥的研究不斷取得突破,生物技術成為世界科技競爭的焦點,目前生物技術專利占到世界專利總數的30%左右,利用基礎工程技術和細胞生物學方法來開發新的生產工藝和產品,生物基礎的研究應用研究一體化等已得到廣泛的重視。
生物醫藥產業研發投入占全球研發投入較大的比例,近年來增長速度也非�?�,同時醫藥創新模式面臨著很大的變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化的合作程度非常高,同時在全球性醫藥產業并購廣泛的發生,主要是大型醫藥跨國企業,想尋求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通過有針對性的并購,推動醫藥產業的發展。
二是許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從國家戰略高度重視生物產業發展,美國制定了《生物技術未來投資和擴展法案》、修改了相關稅收政策,鼓勵企業研究和投資生物產業,奧巴馬政府將生物產業作為戰略性產業予以大力支持。
日本政府提出了“生物產業立國”戰略,出臺了《生物產業立國戰略》、《生物行動計劃》、成立生物技術戰略研究會,首相親自兼任會長。韓國提出了舉全國之力發展生物技術。
國內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條件及存在問題
國內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優勢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具有較好的發展基礎。我國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總體上在發展中國家居領先地位,許多生物新產品、新行業快速發展,同時我國也是世界上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從事生物技術研究的人才具有廣泛的國內外基礎。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市場前景極其廣闊。保守估計,到2020年我國廣義生物醫藥市場規模將達到4萬億元。同時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處在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世界生物醫藥產業尚未形成由少數跨國公司控制的壟斷格局,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技術、人才和科研基礎在高技術領域中差距最小。
國內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自主創新能力弱。全球生物技術專利中、美國、歐洲和日本占到了59%、19%、17%,而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僅占5%,我國已批準上市的13類25種182個不同規格的基因工程藥物和基因工程疫苗產品中,只有6類9種21個不同的規格的產品屬于原創,其余都是仿制。
產業組織不合理、科技成果產業化率低。因為我國科技經濟結合得不太緊密,在中試、放大、集成工程化環節薄弱,全國生物科技成果轉化率普遍不到15%,西部地區甚至不到5%。
市場環境有待規范。目前醫藥市場流通秩序混亂、藥品招標采購不規范。
相關體制機制不完善�?蒲袆撔�、醫藥衛生、投融資、藥品評價、藥品定價,轉基因市場準入,政府采購等方面的機制改革比較滯后,難以適應大規模產業化的需要。
生物醫藥發展的十項建議
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要提出戰略性的目標,同時需要著力進行政策體系的構建。在戰略目標方面,未來幾年加快推進生物醫藥成熟技術的產業化,力爭年均增長25%左右,與發達國家差距拉大的局面得到扭轉。2025年全球生物產業進入成熟階段,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后來居上,并占有重要地位。生物醫藥技術躍居世界先進水平,生物核心、關鍵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形成一批具有國際領先創新能力的跨國生物醫藥企業,我國成為世界藥物醫藥的大國和生物醫藥的強國。具體的建議是:
第一,需要從國家戰略高度,進一步做好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舉全國之力和各方面的力量,重點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加快制定國家生物醫藥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第二,重點突破和超前部署一批關鍵、核心、前沿生物醫藥技術,近期優選一批成熟度高、市場前景好的重大項目,加快推進產業化,重點推進產業化過程中關鍵技術、關鍵工藝、關鍵產品的創新,對于已實現產業化技術的,要擴大應用范圍。
第三,提升生物醫藥產業自主創新能力,支持生物醫藥優勢企業建立高水平研發機構,改造活新建一批國家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提高科研成果的工程化與系統集成能力,推進國家生物醫藥技術公共實驗室、融資平臺、人才培訓平臺、產業化的能力建設、鼓勵形成與標準企業為核心的高端平臺、扶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若干生命科學研究中心、推動生物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設、提高產業鏈結合組織化的成果,并與企業牽頭,組織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參與的有效實施機制,聯合開展生物基礎成果的轉化。
第四,推動相關要素向生物醫藥產業集聚,打造高校生物醫藥產業鏈,加快培育和發展要勢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區域集群,按照統籌規劃,發揮比較有優勢,分類指導,穩妥推進的原則,選擇產業基礎好、創新能力強、市場化水平高、開放性強的地區建設若干個頗具特色的國家生物醫院產業基地。鼓勵和引導生物醫藥產業和上下游相關主體良好合作,合理分工,有效集成,優化產業鏈,最大限度降低產業鏈運行成本,最大程度提升對市場的反應能力。
第五,培育壯大一批優勢生物醫藥企業。按照政府導向、市場機制的原則,支持優勢企業做大做強,鼓勵收購和兼并國外內擁有核心技術的研發機構,兼并重組國內外發展良好的企業。加速培育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本土企業,支持若干有技術科學,機制靈活的高科技中小型醫藥企業的發展。支持大中型生物醫藥流通企業,鼓勵其走出國內市場,積極探索國際市場。
第六,加強領導和組織協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營造良好環境。建議成立國務院戰略新興產業領導小組,統籌包括生物醫藥產業在內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目標和政策、發展中的一些重大的問題,增強部門間的合力,利用好政策和行政資源;
整合政府資源,加大支持的力度。整合政府的科技計劃,包括一些基金和科研技術條件,設計國家生物產業發展基金,對于產業化過程中出資成本較高,難以完成市場化的生物產品予以一定的補貼,結合國家稅收改革方向,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生物產業可享受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新創辦生物醫藥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
完善融資環境,拓寬融資渠道。鼓勵設立和發展生物技術創業投資機構和產業投資基金。支持生物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在國內創業板股票市場采取“單獨名額、單獨標準、單獨評審”原則,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繼續擴大醫療保險、計劃免疫等覆蓋范圍。積極擴大生物產品的市場需求,加大政府采購的支持力度,加強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普及教育,正確引導消費,在保障生物安全前提下,適當放寬轉基因技術研究開發,逐步推進藥品的委托生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藥品上市后,按國家有關規定,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完善對生物技術企、研究機構和治理管理機構,進行生物技術的實驗程序,以及中間實驗,商品化生產和進出口等環節安全性的措施,加強生物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基礎設施和安全措施的監督力度。
第七,推動產業的國際化。加強國際交流和合作,支持有國際競爭力的生物醫藥企業以各種方式獲取小型技術研發公司,國際知名品牌和國際產品銷售渠道等國際資源。建立出口商品技術指南,完善進出口環節管理,有重點、有層次開展國際合作。
第八,培養高素質人才建設。教育部門根據市場的需求調整專業結構和人才類型結構,加大高校生物類學科建設力度,加強專門人才的培養,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生物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在大型企業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勵各類職業院校加強培養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第九,要加強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有效鼓勵生物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生物安全和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藥品管理法》中有關新藥認定辦法。
第十,加快改革相關體制機制。要改變以藥養醫機制,推進醫藥分開,改進新藥注冊審批辦法,提高新藥審批效率,優先審批原始創新藥和集成創新生物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中國聚烯烴進口將繼續增長
- 下一篇:中藥需求多元化 市場新變化催生六大新路子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