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碼沖印市場洋品牌占九成份額
2010/7/9 16:08:5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數碼沖印市場洋品牌占九成份額種種跡象顯示,國內數碼沖印市場也正在迎來自己的春天。來自權威機構的一項不完全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國內的數碼相機保有量為700萬臺,按每臺相機每年拍照1000張計,就會產生70億張照片。如果其中的20%有輸出需求,就會帶來14億張數碼照片的輸出市場。一個每年近百億乃至上千億規模的數碼影像輸出市場正在迅速形成。
外資三巨頭
中國圈地
數碼沖印業務的崛起使得相關企業紛紛迅速改變市場策略,在傳統沖印領域一直斗得難解難分的柯達、富士、柯尼卡美能達,如今已經將競爭的重點轉移到數碼影像領域,尤其是在近期的中國市場,三家跨國巨頭更是動作頻頻。
柯達目前已經明確提出,數碼沖印是自己的首要發展目標。除了早前宣布與IBM合作,在數碼沖印店推出柯達PMG3自助相片站之外。柯達更是在去年全面推出了自己的數碼沖印解決方案。近期柯達中國高層也在不同場合表示,公司以后會從四個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柯達在數碼沖印市場內的競爭力。其中包括聯合三大銀行向投資者提供資金支持,賣彩擴機,推廣解決方案等,種種策略都顯示出了柯達要在中國占據數碼沖印市場老大的位置的野心。
比起柯達今年的大刀闊斧,富士的行動更早。早在2000年的時候,富士就以其“魔術手”數碼沖印設備向市場發起沖擊,并提出了3年內在中國建成1000家數碼沖印店的目標。在剛剛過去的2004年后,隨著其他廠商在該市場內的紛紛布局,富士更是加快了自己的步伐。
跟柯達和富士比起來,剛剛合并不久的柯尼卡美能達顯得謹慎許多。這家跨國公司在國內市場雖然屬于后進者,目前發展勢頭不錯。但其高層人員多次在公眾場合表示,柯尼卡美能達不同于柯達和富士,不會像這兩家一樣進行快速擴展,柯尼卡美能達只是想拿到屬于自己的那份。
國產數碼沖印業
舉步維艱
日前在廣州公布的首屆“2004年中國沖印業調查”結果顯示,當前國內影像沖印市場基本被洋品牌的設備所占領,尤其是技術含量較高的數碼沖印市場,已經被以諾日士、富士、柯尼卡為主的洋品牌奪走了近9成。
由中國影像行業研究中心組織的此項調查還顯示,國內影像沖印店的數碼化進程遠遠超過預期,在柯達、富士、柯尼卡等國外影像產業巨頭的積極推進下,國內數碼影像沖印店的數量較2003年有了極大的增長。在接受調查的傳統沖印店中,逾7成有意在未來兩年內購買數碼沖印機等相關設備。
業內人士評論稱,隨著數碼技術的發展,沖印設備正向著高度數碼化的方向發展,洋品牌將在新一輪競爭中取得絕對領先位置。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10年PC市場
- 下一篇:軟件產業鼓勵政策將延續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