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影響中國物流業發展的六大因素
2010/7/28 16:42:4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0年影響中國物流業發展的六大因素2010年,對中國經濟來講,是繼續企穩回升的一年,也是復雜多變,充滿挑戰的一年。對中國物流業來講,有六個方面的因素,影響著2010年物流業的運行與發展。
一、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與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
物流業主要是生產性服務業,它的發展與工業、農業、建筑業、流通業密切相關。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的GDP從2007年13%、2008年的9.6%下降到2009年的8.7%。根據科學分析,中國經濟的下滑已見底,出現了V型或U型發展軌跡。也就是說,2010年,中國的GDP不會低于2009年,會回歸到9%與10%之間。回顧2008年下半年與2009年對物流業影響大的,不是農業,不是國內流通業,更不是建筑業,真正影響大的是進出口貿易以及與進出口貿易有關的工業生產。2008年11月起出口出現負增長,2009年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長只有5.1%,社會物流總額第一次出現負增長3.3%,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的第一次。
因此2010年,只要進出口貿易以及與進出口貿易有關的制造業不出現大的問題,中國物流業總體上是穩健的、快速的。據商務部分析,2010年,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將止跌回升,從2009年的-13.9%回升到正增長,其中出口將從-16%回升到15%左右。據國家統計局分析,2010年中國工業生產也將有一個好的表現,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對物流業影響不大。大規模的基本建設2010年將進入高峰,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會略高于2009年的30.1%。大宗商品的物流有增無減,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增幅將高于2009年的13.8%。隨著國家推動消費的力度進一步加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幅會高于2009年15.5%,城鄉生活消費品物流形勢見好。如不出現大的問題,2010年農業仍將是一個豐收年。
二、《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落實與推進的強度
2010年是落實《規劃》的第2年,也是關鍵的一年。《規劃》的出臺對于中國物流業的發展是劃時代的,是歷史性的。2009年,國務院各部委、地方各級政府對《規劃》的落實做了大量工作,有了很大推進,但總體上是“雷聲大、雨點小”。有兩大原因:一是物流業是一個復合型產業,涉及面廣,協調難度大;二是物流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政府不知道如何管理,缺乏經驗。對照《規劃》要求,影響當前物流業發展的土地、稅收、收費、融資、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政策還沒有出臺;7個專項規劃除糧食物流專項規劃已發布外,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應急物流等只完成了研究報告,都 未 出臺;九大物流工程如何推進缺乏具體應對措施;21個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17個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九大物流區域,十大物流通道如何推進,缺乏具體方略。2010年,應當是《規劃》全面推進、全面落實的一年,這需要上下左右各方面的通力合作,特別是政府各部門的通力合作,不然的話,就會落空。
三、物流市場的成長速度與成熟程度
物流市場是一個總體概念,物流市場的成熟度對物流產業的發展關系極大。中國還不是一個成熟的物流市場,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物流市場主體不成熟,特別是物流的主體即供需雙方不成熟。“大而全”、“小而全”的工業與商業運行模式,使物流的需方主體市場不成熟;物流企業的集中度低,功能單一,使物流的供方主體市場不成熟。二是物流資源沒有完全市場化,沒有做到可以自由流動。三是物流市場運作不規范,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規、標準。物流的管理體制不順,政出多門,形不成合力。物流的中介組織也不發達,行業協會參差不齊。
物流業與制造業、農業、服務業的聯動發展本質上是一個市場運作問題,對物流業來講,物流的市場需求決定一切,物流的市場需求就來自工業、農業、服務業。市場需求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物流市場需要培育,要有一個政府與市場兩只手共同推動的兩輪驅動長效機制。物流的客體是實品,這與商品市場密不可分。但一個成熟的物流市場,不僅要以商品市場為基礎,還需要各種要素市場的參與,特別是金融業的介入,所以成熟的物流市場是一個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統一市場。當前,各地忽視物流市場的培育是物流業發展的最大誤區。
四、物流服務商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
由于國家“十一五”規劃中才明確物流業是一個產業,要大力發展,2009年才發布《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所以全國10萬多個物流企業的發展軌跡特別引人注目。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物流企業經受了風雨的考驗,提升了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有8個趨勢是非常明顯的:1.重組整合。中遠與長航,中郵速遞與中郵物流,遼寧、河北、山東、廣西等地打造港務集團等,民營、外資物流特別是外資物流企業也加快了整合重組的速度,使物流企業的集中度有所提高。中國物流50強排序中第50位的主營業務收入已從5億元增加到7億元。2.聯動發展。即物流服務商與產業需方結盟,如長安民生聯姻福特,寶供聯姻福田,南方物流聯姻TCL,中儲聯姻中鐵快運、中鐵集運等。3.走進供應鏈。不少物流企業延伸服務功能,把上下游連結起來,不僅是銷售物流服務商,進入供應物流與生產物流,有的也成了采購供應商,還有的與金融部門合作,開展供應鏈金融。比如浙江物產集團、天津物產集團、深圳怡亞通物流、廣州嘉誠物流等等。4.推進信息化,建設虛擬物流平臺,把物流的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相結合,特別是適應電子商務的加速發展。浙江傳化、北京匯通天下、上海陸交中心、西安黃馬甲等等都有新的推進。5.向專業化、精細化發展。隨著產業物流的細分,一些物流企業開始做專業化物流,如湖北九州通、深圳順風速達、上海遠成、淄博依廠、中外運裕和、安吉天地、海爾物流等等。6.企業積聚、功能集成。不少物流企業利用國家批準的區域經濟、城市集群經濟發展規劃,建設物流園區,批發市場改造等各種機遇,實現物流企業積聚,功能集成,差異化經營。如蘇州工業物流園、上海外高橋與西北物流園、北京航空港物流園、寧夏寧東物流基地、廣西北部灣物流基地、重慶寸灘物流基地等等。7.物流咨詢公司快速發展。他們主要從事為制造業、流通企業進行供應鏈設計與供應鏈流程優化,如上海歐麟咨詢、廣東物流研究院、上海物流研究院、深圳綜合研究院、北京中物聯規劃研究院等。8.強化企業軟實力。通過信息化建設,加大培訓力度,強化內部管理,建設企業文化等苦練內功,提高自身競爭力。這8個方面是物流企業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經驗,也是物流企業成長進步的表現,是新形勢下物流企業發展的藍海戰略,2010年仍會在這8個方面向前推進,這8個方面推進的速度與推進的成果將影響到今年全國物流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
五、物流企業成本壓力的大小
由于2010年全球經濟將從負增長緩慢恢復到正增長,國際油價將上升,國內通脹預期增強,CPI將從負數到達3%~5%左右的通脹率。人力成本、土地成本、水電成本等繼續升高。由于市場競爭加劇,物流企業營運價格提高空間有限,特別是運輸與倉儲價格一直處于低位,所以2010年物流企業將經受成本與價格的雙重壓力,這種壓力在2010年不同季度會有所變化,2009年70%物流企業利潤負
增長的局面將不會出現,主營業務收入、毛利率以及企業純利潤將會有一個好的表現。
六、低碳經濟推進對物流業的影響
中國政府已向全世界莊嚴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減少40%~45%,減排目標將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約束性指標。而節能減排與物流業關系極大。比如,物流的基礎是運輸,據有關部門測算,每噸公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裝載卡車、鐵路、船舶、航空的比例是5:1:2:75。從能源消耗來看,每噸公里卡車的能源消耗為1.41MT,鐵路0.45MT,船舶0.55MT,飛機22MT。所以綜合運輸體系的建設以及低能耗、低排放量運輸車輛的發展以及減少空載率顯得十分重要。據有關數據,全球15%的能源消耗在冷凍設備與空調上,冷鏈物流如何節能減排就提到日程上來。總之,低碳經濟要求物流加速綠色化,這對2010年影響不會很大,但必須起步。
以上六個方面對2010年物流業發展將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統籌調節好這六個方面是政府主管部門的職責,更是物流企業與企業物流必須應對好的基本功。據預測,2010年社會物流總額將在2009年的96.7萬億元基礎上增長15%左右,物流總費用將在2009年的6.08萬億元基礎上增長10%左右,物流業增加值將在2009年2.3萬億元基礎上增長10%左右。總之,近20年,中國仍處于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期,中國的物流業也同樣處于快速發展期,這一點我們必須有充分的信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中國近四分之一的地表水仍處于污染狀態
- 下一篇:中國生物制藥走向為業內所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