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禁止在25類食品中添加香精香料
2010/8/4 10:55: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國家禁止在25類食品中添加香精香料衛生部7月26日發布了《食品用香料、香精使用原則(征求意見稿)》,擬禁止在25類食品中添加香精香料。
近日,記者對市場上這25類食品進行了調查,發現其中只有極少數“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存在較明顯的“加香”行為,而且,這種行為有相關舊法規的支持。
糧食是否“加香”難分辨
7月26日,衛生部發布了《食品用香料、香精使用原則(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原則》”),并以公開征求意見的方式請公眾于今年9月6日前通過傳真或電郵提出反饋。《原則》規定,純乳、原味發酵乳、嬰兒配方食品等25類食品沒有加香的必要,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
隨后記者對《原則》中所列名單的25類食品進行了調查,發現其中大多數沒有“加香”痕跡。
7月28日,記者在朝陽大悅城JUSCO超市內看到,《原則》所列出的新鮮水果、新鮮蔬菜、冷凍蔬菜、鮮水產品、生鮮肉以及原糧、鮮蛋等多類食品看起來都未添加香精香料。而食糖、蜂蜜、鹽及代鹽制品、包裝飲用水等從成分表看都不含香精香料。在油脂類產品中,記者查看魯花、金龍魚、福臨門、日清和多力等多個品牌配料表發現都不含香精香料。
《原則》所列的公眾印象中幾類比較容易被“加香”的食品——自發粉、餃子粉、雜糧粉,則大多無配料表,無從得知是否添加。例如古船餃子粉沒有配料表,只寫了“精選優質小麥,經科學配料精制”,而糯香(鄉)玉米面也沒有配料表。只有少數單品如古船自發粉和百姓糧倉自發粉有詳細配料表,可看到沒有添加香料。
此外,由于近日“假冒五常香米”被曝光,大米加香精炮制的“偽香米”很受關注,《原則》也指出大米不得“加香”。而記者在多家超市查看各類香米后未發現異常,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李興民介紹,消費者對于香米是否人為“加香”很難用肉眼分辨,這主要靠廠家的誠信和自律。
乳制品“加香”明顯
和糧食類產品等難以發現加香情況相比,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加香最明顯的是兒童奶粉、成人奶粉及調味乳制品。
《原則》中禁止“純乳、原味發酵乳、嬰兒配方奶粉”添加香精香料,7月28日在朝陽大悅城JUSCO記者看到,各品牌的此類產品都沒有違規行為,不過,未在禁止之列的兒童奶粉、成人奶粉及調味乳制品則“加香”明顯,例如“雀巢金牌成長兒童奶粉(適合3歲以上)”、“森永吉利蜜兒童配方奶粉400克袋裝(適合3至6歲)”和孕婦、哺乳期婦女專用的“森永吉利蜜母寶奶粉400克袋裝”都含有“香蘭素”,香蘭素是目前運用最多的食用香料之一,它具有香莢蘭豆香氣及濃欲的奶香。
此外,“雅培媽媽喜康素奶粉”含香草味食用香料,而“多美滋金盾媽媽奶粉300克(胎兒期)”以及“森永高鈣低脂奶粉400克袋裝”也有食用香料。7月29日,記者在沃爾瑪大望路店看到,雀巢全仕奶飲品、三元巧克力奶250ML等液體乳制品都含有食用香精。不過,專家指出,以上這些產品“加香”并不違反規定。
在朝陽大悅城JUSCO,記者還查看了《原則》所列出的動物油脂,都未發現有香精香料,但植物黃油和稀奶油則成分相對復雜。例如屬于“稀奶油”的愛護牌噴射奶油396克含有“人造調味劑”,多美鮮植物黃油250克裝含有“調味劑”,按照包裝說明無法明確判斷此產品是否“加香”。
幼兒奶粉“加香”存變數
雖然嬰兒奶粉未見“加香”,但《原則》列出的“較大嬰兒和幼兒奶粉”卻有不少添加了香料。但是,該領域的舊法規規定此類食品可以添加幾種特定香料,這一政策走向因此變數橫生。
《原則》列出“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不得添加食用香精香料,按相關定義,該類食品包括適用6至36個月的嬰幼兒的配方奶粉和輔食。
7月29日,記者在幾家超市查看貝因美、亨氏、雀巢、雅士利等多個品牌嬰幼兒輔食都沒有添加香精香料,但配方奶粉則有少數添加。在沃爾瑪大望路店,“雅培金裝喜康力2段較大嬰兒配方奶粉900克桶裝” 、“雅培金裝小安素(1至7歲)桶裝香草味奶粉”都含有香草味食用香料。而在朝陽大悅城JUSCO ,“美贊臣安兒寶A+三段奶粉400克(適合1至3歲幼兒)”也含有香草味香精。8月1日,記者在朝陽路卜蜂蓮花看到,惠氏S-26金裝幼兒樂配方奶粉(1—3歲)400克裝含有乙基香蘭素,雀巢成長奶粉(1—3歲)800克罐裝和雀巢金牌成長奶粉(1—3歲)900克罐裝都含有香蘭素。
不過,《原則》雖列出“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不得添加香料香精”,但同時注明“法規有明確規定者除外”,而持相反規定的法規正好存在,即衛生部2008年9月發布實施的《嬰幼兒配方食品和谷類食品中香料使用規定》,其中規定“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可以使用香蘭素、乙基香蘭素和香莢蘭豆浸膏。”
中國乳業協會常務理事南慶賢教授指出,一個幼兒所食用的配方奶粉品牌相對固定,口味是幼兒能否適應該配方奶粉的重要因素,很多企業添加香料以制造更好的口感,但總體來說,如果幼兒攝入過多香精香料,不利于健康,而且口感過于香濃的奶粉會使幼兒的味覺變得遲鈍。
服務篇
“加香”原則:錦上添花而非以次充好
正在征求意見的新規引發了很多人對香精香料的關注——香精香料在我們的生活中究竟扮演著什么角色?香精香料對健康有損害嗎?兒童過度接觸香精香料會變得挑食嗎?專家提醒,香草味的香蘭素、蘋果味的乙酸異戊酯、草莓味的乙基麥芽酚等常見香料,如果在安全范圍內適量攝入,對人體的健康雖然無益,但也無害,所以消費者不用談香精香料色變。
香料種類決定香精安全性
專家指出,人們對于食用香料的安全性一直非常關注,而我國目前在該領域的安全評價體系非常嚴格。
參與起草本次《意見》、并參與制定“《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的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金其璋介紹,食用香精與食用香料都屬于食品添加劑,但兩者概念不同:食用香料被用來調配食用香精,食用香精由一種或幾種食用香料加上輔料(如溶劑乙醇、植物油)或其它載體(如粉末香精中的改性淀粉)調配而成。我國已經批準使用的食用香料已達到1800多種,都經過毒理學評價試驗,證明對人體無害。而食用香精的種類則不計其數,因不同的食用香料經過不同工藝可組合制造無數食用香精。例如有的奶粉中添加香蘭素,它只是食用香料的一種,而有的奶粉添加香草味食用香精,它則可能是香蘭素與其他成分一起組成。
金其璋指出,食用香精的安全性主要取決于食用香料的安全性,而食用香料主要分為“天然香料、天然等同香料、人造香料”。天然香料安全性最高,但成本比其他兩種高出數倍,所以全世界的使用比例也不到5%。而天然等同香料的使用比例超過80%,其安全性得到公認。而人造香料則不到15%,由于人造香料全是用化學合成方法制成,其安全性評價標準最為嚴格,其安全系數通常是將含量放大100倍后去衡量。加上各種香料的使用量也有嚴格限定,所以消費者對各種正規香精香料的安全性應采取信任的態度。
“加香”不應掩蓋食品缺陷
食用香精香料在食品配料中的添加量雖然很小,卻對食品風味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過,香精香料的使用應該是“錦上添花”,而不是以次充好。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06)》中明確規定了包括食用香精香料在內的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即:不應對人體產生任何健康危害;不應掩蓋食品本身或加工過程中的質量缺陷;不應掩蓋食品腐敗變質或以摻雜、摻假、偽造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劑;不應降低食品本身的營養價值;在達到預期的效果下盡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
國家對25類食品的加香進行約束,就是為了防止很多不規范的企業偷偷在食品中加入香精香料去掩蓋食品的缺陷,并且不明確寫出。例如很多商販通過在植物油中加入芝麻味香精來制造假冒的芝麻油、普通大米加入香精來制造香米,這些雖然對人體健康無明顯危害,卻以次充好,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合法權益。
金其璋介紹,例如“2-乙酰-1-吡咯啉”這種有爆米花香味的物質通常被添加在普通大米中來假冒香米,但每公斤大米中該物質含量達到0.6毫克就已經是極值,而這種添加量對人體的影響非常微小,而且隨著新規對各類不應加香的食品進行約束和規范,消費者對于適量香精香料的攝入不用過于擔心。
香精香料添加過量易變味
如果說對于抗氧化劑、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有添加過量的擔心,食用香精香料在這方面的擔心則小得多,因為它們具有“自我限量”的特性,這也是為什么香精香料是相對最安全的食品添加劑。
專家指出,任何食品香料的安全性保證都是建立在其產品質量和使用量基礎之上的。香料香精生產商和使用者都必須嚴格保證其質量,尤其是使用者必須保證在允許的使用量范圍內使用。而公眾大可不必擔心因香料或香精的過量使用而對人體造成危害,因為與其它食品添加劑不同,食用香精香料在使用時具有“自我限量”的特性:任何一種食用香精香料,當其使用量超過一定范圍時,其香味會令人不快甚至變得怪異,這樣反而影響了銷售,因此生產者不得不將其用量降低到合適的范圍,想多加也不可能。
此外,公眾目前對香精香料還有一個誤區,認為只有發展中國家才會在食品中添加食品香精,發達國家不添加或很少添加食品香精。其實香精是社會富裕的標志,越是發達的國家香精香料的人均消費量越高,而中國的這一人均消費量目前還遠低于各主要發達國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10年我國純果汁市場現狀分析
- 下一篇:2010年下半年物流經濟以平穩為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