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人工飼草基地推進畜牧業轉變
2010/8/9 9:44:3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建立人工飼草基地推進畜牧業轉變我國要想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推進畜牧業兩方面的轉變,即建立人工飼草基地,代替天然草地放牧的傳統草地畜牧業;在農田里發展草基農業,把畜牧業和牧草的因素放入農田農業中。
我國草地畜牧業主要以天然草地放牧為主,這種生產方式在人口與牲畜甚少的原始農業時期,尚能與自然界和諧相處,不會造成草地衰退和環境惡化。但是隨著人口增加,天然草地的生產力已經不能滿足人類需求,過度放牧和開墾草地已使我國90%以上的草地發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淪為不可持續和不能自我維持的系統。
我國的農田農業結構基本上是以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為主的二元結構,畜牧業比重剛剛超過30%,而草地畜牧業只占農業總量的5%左右,傳統的農業結構既不利于農田的良好土壤結構和腐殖質的形成,也不利于水土保持,從而使農田有機質和肥力下降,導致農田生產力降低。
為解決農田和天然草地生產力低、生態服務功能弱的問題,張新時建議,我國的草地畜牧業生產方式和農田農業結構急需調整。
在草地畜牧業生產方式上,要逐步停止天然草地放牧,建立大規模高產、優質的人工飼草基地,積極發展集約、先進、高生產力、生態友好的舍飼畜牧業。把天然草地的功能由支撐落后放牧業為主的生產功能,逐漸轉變為生態服務功能,在生物多樣性保育、水土保持、水源涵養等方面發揮作用。
在農田農業結構方面要實施重大調整,實行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優良牧草“三三制”分配原則,推行草田輪作、間作或混作制度,使畜牧業成為農田農業的龍頭產業,這是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國家支持海南漁業
- 下一篇:大蒜價格漲勢放緩 豬肉價格微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