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擬與5國建湄公河鐵路網
2010/8/27 16:49:3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擬與5國建湄公河鐵路網中國、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和越南六國合作修建湄公河鐵路網,近日成為媒體報道的熱點,也令10 多年前提出的從昆明至新加坡、打通中國西南與中南半島陸上交通的“泛亞鐵路”計劃重新升溫。“湄公河鐵路網”構建成功,將會成為“泛亞鐵路”三條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湄公河鐵路”修建計劃日前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的“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部長級會議”上獲得通過,將由亞洲開發銀行出資。亞銀負責人認為該鐵路網將于2020 年成為現實。而另一條早在上個世紀90 年代中期開始構思,連接中國云南和東盟諸國的鐵路大通道,在經歷了十幾年的冷熱沉浮后重新上路。
“泛亞鐵路”途經的另外兩個國家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已經有先進的鐵路系統。相反,“湄公河鐵路網”國家的鐵路系統中不是老態龍鐘,就是殘缺不全,個別國家還使用不同軌距的系統和技術。因此,要修建“泛亞鐵路”必須先整合湄公河流域國家的鐵路系統,繼而串連起新馬兩國鐵路系統,一條完整的“泛亞鐵路”才可徹底將中國與東盟從交通運輸上聯為一體。
“泛亞鐵路”的意義不言而喻,這條大通道縱貫中南半島,建成后將成為一條重要的國際通道。它的修建,將有利于加強東南亞各國的物資交流,加快湄公河流域的開發,并可加強中國西南部各省市與東南亞的聯系,成為一條便捷的“黃金走廊”,實現大西南與大東盟兩大市場的對接。
目前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運輸主要以水運和公路為主,運力有限。例如往來于中泰之間的貨物多通過水運,依賴瀾滄江——— 湄公河航運通道,年貨運量僅為20 萬至30 萬噸,由于運輸耗時較長,應季商品常耽誤上市時間。若使用空運,則成本很高。“湄公河鐵路”乃至日后的“泛亞鐵路”一旦建成,則可解決大部分運輸難題和成本。
同時,“泛亞鐵路”也將為中國戰略物資運輸、尤其是石油運輸提供新的選擇。“湄公河鐵路”建成后可分擔海運和管道運輸的風險,從中東和西非地區進口的石油若可通過陸路進入中國,將比目前的海運距離縮短一半。
盡管“泛亞鐵路”意義重大,但十幾年來,圍繞興建這條鐵路的實質性行動未見眉目。這個項目遲遲未能上馬的原因,除了項目的建設資金龐大外,更關鍵的問題在于,這樣一個涉及七、八個國家的國際性項目,需要復雜的國際合作、談判和規劃,各國基于自身利益,都非常謹慎。這次把“湄公河鐵路”項目的規劃提上議事日程,無疑為“泛亞鐵路”的修建帶來曙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