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電視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2010/9/1 17:01:1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3D電視未來發展趨勢預測3D電視是未來的一大趨勢,而且肯定會成為一個終極顯示的方式之一,但是這條道路還需要一步步走,目前3D電視的普及還要解決多方面的問題,比如觀看舒適性、片源、信源、價格成本等。
市場現狀:3D電視賣場遇冷
一部美國3D電影《阿凡達》帶給全球觀眾強烈的視覺沖擊,松下、索尼、夏普、東芝等日本電視廠商從中嗅出了巨大的商機,立即趁著這輪3D熱大炒3D電視新概念,并快速實現了從研發、生產到推廣、銷售的連串動作。
現在上市的3D電視價格一般都在兩三萬元左右,價格比同尺寸的普通平板電視一般要高出一萬多元。而這也是讓眾多消費者望而卻步的重要原因。“確實感覺不錯,立體感挺強,好像身臨其境,”消費者黃先生表示,“不過價格還是太高了,所以還要等等再說。”
相關專業人員分析稱,9月通常是新舊電視的換季節點,目前各主流品牌都將新品的主打方向集中至LED電視上,如夏普、三星、索尼、LG、TCL和先鋒等近期都將推出LED電視新品,而松下60英寸等離子3D電視本月有望集中上市,夏普52英寸、60英寸大屏幕3D電視也將于近期登陸。由于電視產品升級換代的速度太快,自然不可避免地引發老品價格走低。
同彩電廠商瘋狂炒作3D電視相比,消費者在掏錢購買時,則顯得格外冷靜。在國美、大中、蘇寧等賣場,雖然觀看體驗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購買的人卻很少。
在國美賣場的體驗現場,剛剛體驗完3D電視效果的的消費者許小姐表示,“好是好,但是都要戴上眼鏡才能觀看,很不習慣,要是家里來客人,難道要輪流看?”另一位消費者胡先生則表示:“眼鏡的價格挺貴的,而且戴上后總覺得有點暈,電視是家里的主要娛樂產品,平時看電視的時間很多,要是一直都戴著眼鏡,擔心對視力健康產生影響,尤其是對孩子,所以我現在不會購買。”
消費者反映:降價并非唯一訴求
3D電視對大多數消費者還是一個新事物,現階段的市場銷售也不甚理想,并在產品標準和技術上還存在許多要解決的問題。
而普通平板電視買回家,接上有線,就可以觀看節目了,但是對于3D電視來說,即使消費者花了兩三萬元的購機費用,也無法便利地享受3D電視效果。作為一個終端載體,消費者要想從3D電視上獲得3D畫面,其關鍵環節在于上游的節目源。目前,我國尚無電視臺播放3D畫面的節目內容,同時市場上的3D碟片也非常少。
據了解,要想發揮3D功能,3D眼鏡、3D播放機、3D片源,三大配套設施缺一不可。目前質量稍好的3D眼鏡價格一般在1000元左右,三口之家就需要支付3000元的成本,3D播放機價格則至少在兩三千元左右,而且在3D電視節目未開播前,3D片源將僅有3D藍光一項,一張正版的3D碟片價格在200元左右。這些過高的后續使用成本,讓消費者難以承受。而且消費者普遍反映顯示效果較差、可視角度非常低,長期觀看易產生眼睛疲勞、頭昏眼花等問題。
此外,還有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問題,就是現階段日韓企業迫不及待地推廣3D電視,但關于3D技術的標準并不統一。隨著產品在市場上加速推廣,這將成為制約市場的瓶頸。
而3D應用領域真正進入商業化應用的只有電影,電視離商業化應用還相距甚遠。將藍光3D播放器與3D電視搭售或許是個不錯的主意。然而,3D藍光碟片價格高昂,令消費者望而卻步。而藍光的價格令普及存在問題,只能寄望于日本市場,當地消費者已逐漸接受。目前一些3D電視廠商演示的內容,也多出現動畫片,傳統的3D內容則以影片為主。這遠遠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既沒有3D電視臺,又沒有第三方3D內容,買3D電視只為看2D節目? 專家指出,在沒有3D節目內容支撐下的3D電視,無疑會變成家庭中一個尷尬的裝飾品。
發展趨勢:標準、技術和服務一個都不能少
3D內容仍極度匱乏,而這也被業界公認為制約3D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
據了解,目前全球范圍內采用3D技術制作的電視節目幾乎為零,采用3D技術制作的電影也不足全球電影總產量的1%。如果沒有3D內容的支持,3D電視最多只能接收2D圖像,從而失去“彩電平板化之后又一次革命性創新”的意義。為了打通內容瓶頸,不少整機企業也積極推動3D內容的發展。
因此,應盡快制定相關3D行業標準,使3D產品可以量產,加強推廣;其次,加大3D內容制作力度,積推廣應用;最后,盡快研發裸眼3D觀看方式,擴大消費者的使用。
而業內專家表示,3D電視尚處于概念啟蒙期,戴眼鏡的3D方案屬于過渡性產品,未來趨勢肯定是裸眼3D。加之目前3D內容尚未跟上,消費者現在購買為時過早。
當然,他們也承認,使用專用眼鏡的3D電視要想實現普及,確實難度不小——有多少消費者愿意吃飯、喝茶之際看電視時必須帶著一副立體眼鏡呢?
首先需要關注的便是“重影和頭暈”的問題,事實上在大屏幕3D及3D顯示器應用上,這一問題便經常為消費者所詬病。造成“重影”并直接引發“頭暈”最主要的因素是“左右眼同時、分別看到了差別不大的畫面”,這樣人眼的感受便是“位置有一定距離但重疊的畫面”。
其次對于片源的問題,有消息稱今年就會有3D電視節目面世,但且不說我國電視臺3D節目制作還處于空白狀態,單從制作成本上講,3D節目比高清節目的成本要高得多,即便近期能夠推出,消費者要想收看,恐怕也要付出不菲的收視費。
據了解,索尼、松下、TCL等廠商均在裸眼3D電視方面投入研發,而TCL的42英寸裸眼3D電視已經實現銷售,不少其他品牌廠商也相繼展示了不戴眼鏡的3D電視產品。雖然三星、索尼、長虹等廠商均在大力推廣3D電視,但業內人士稱,其實他們對該產品的態度并非十分堅定。“現在廠家推廣眼鏡方案實際上也是很謹慎的,雷聲大雨點小,就是怕產品太多導致滯銷。”雖然害怕滯銷也明知3D仍屬概念,但廠商似乎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首先,概念推廣是為未來的市場占位,現在不推廣,等到3D時代到來的時候,就沒有你的機會了。其次,廠家在推廣液晶電視的時候,也需要新概念來刺激消費者。3D概念無疑擁有這種刺激能力。”
而經過2—3年時間的發展,電視臺3D節目及影視片源也將真正能夠普及應用。屆時,消費者出手購買3D電視或許更加明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10年塑料期貨貿易市場發展現狀及前景展望
- 下一篇: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前景展望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