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式酒業包裝
2010/10/29 11:28:3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低碳式酒業包裝作為酒類生產企業,對產品進行適當的包裝是正常的,但企業應該把重心放在提高產品品質、提高產品服務方面,而不應追求過度豪華的包裝,以此來吸引消費者。
酒類營銷人士舒國華認為,近年來,中國白酒包裝呈現出同質化、奢華化、淺層化三大特點,忽視了消費者真正的需求,其結果是包裝越來越大氣,成本也越來越高,但利潤卻越來越低,市場越來越窄。隨著消費市場的成熟,消費者對穿著“豪華”外衣的白酒品牌越來越抵觸,企業應該引導消費者在注重實用性的基礎上理性消費,生產高品質的酒,讓消費者真正感覺到“物有所值”。
“低碳”貫穿整個產業鏈
酒業發展低碳經濟,不僅僅體現在產品的包裝上,還表現在對前期運營模式的改變,是從技術研發、產品設計、生產制造、銷售渠道等多個環節全方位的調整和改進。
作為中國生態釀酒的先行者,四川沱牌集團利用生態學技術使釀酒產業完成了從依賴自然環境到理性建設與保護環境的升華,利用產前、產中、產后所涉及的資源,進行閉路循環生產,形成低投入、低耗用、高產出、無污染的良性循環生產鏈,為釀酒業的發展拓展了新的產業鏈。
全國人大代表、青島啤酒董事長金志國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的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碳管理,管理好了是資產,管不好就是負債。”
的確,為改變啤酒行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難循環、低效率”的狀況,青島啤酒的目標是建立一種適合“低碳時代”發展的“低碳”運營模式。在這里,低碳不再僅僅是某些具體的減排辦法,而是上升到一個鏈條,一個體系,關系到企業運營的方方面面。 “低碳運營模式”不僅僅涉及到企業內部的技術研發、產品設計、生產制造、銷售渠道等全部系統,還將聯合前端的供應商、后端的銷售商等全產業鏈,一起進行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探索,進而使全產業鏈形成強大的“低碳競爭力”。
當前,市場環境不斷變化,中國酒業正面臨著結構調整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在這種形勢下,“低碳”成為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而“低碳”絕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企業需要結合市場特點和自身狀況尋求工藝、營銷等方面的變革與突破;而整個行業應順應世界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發展潮流,在循環經濟、資本運作、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當地郵局可訂閱產業結構等方面走出新路。
低碳經濟,酒業發展趨勢
從釀酒行業來看,廢糟及廢水的有效治理問題一直困擾著白酒行業的發展,啤酒行業因能耗比國際先進水平高出30%—40%,在參與國際化競爭時也顯得力不從心,因此,中國釀酒行業必須適時地實施轉型。
眼下,擺在釀酒行業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轉變觀念,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加快結構調整、實施節能減排的大潮中去。
對于企業自身而言,遵循低碳的循環發展模式與企業效益增長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在這場全球性的“低碳經濟”革命中,作為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機制創新,碳金融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環保并非是單純的投入,而是可以產生回報的投資。”珠江啤酒董事長方貴權當被問及對環保的投入如何看待時表示。近5年來,珠江啤酒集團在環保、發展循環經濟方面投入近1.7億元,但產生經濟效益已經超過3.82億元。究其原因,技術創新無疑為珠啤發展低碳經濟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同時也為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起到重要且關鍵的作用。
北京大學中國低碳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國曾建議,國內企業應該學習國外的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發展的優秀經驗,例如學習國外啤酒業回收酒瓶和酒蓋的方法,對于銷售出的產品,企業通過各種獎勵鼓勵,讓消費者把瓶子和瓶蓋送回銷售廠家,這樣既減少了消費者的消費支出,又減少了企業成本,而這種方法,白酒等其他酒種生產和流通企業也可以學習。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