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制造業轉型面臨新機遇新挑戰
2010/12/7 23:15: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通信制造業轉型面臨新機遇新挑戰傳統市場面臨巨大挑戰
第一,傳統通信設備制造企業正面臨全球性的增長趨緩,這主要是由于傳統通信設備制造業前向應用相對單一,下游客戶多集中在電信運營企業,因此電信運營市場的規模和增速對其影響十分明顯。未來伴隨著用戶的逐漸飽和,傳統通信運營業正面臨全球性的增長困境,直接引發了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的萎縮,導致全球主要通信設備企業的利潤顯著下降,這必將在相當程度上對傳統通信設備制造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構成挑戰。
第二,盡管當前中國的部分通信設備制造企業在發展中國家市場占優勢地位,但在發達國家市場份額還相當有限,甚至遠未達到世界平均水平。而發達國家市場又是非常優質的市場。據統計,發達國家通信系統設備市場占全球市場的一半,且擁有90%以上的國際一流運營商。由于技術、商務、意識形態、知識產權等多種因素,使中國通信設備制造企業在全球市場范圍內進一步大規模突破受到了限制。
第三,在我國通信設備制造業市場規模快速擴張、技術實力明顯提升的同時,產業的發展還存在諸多結構性問題,企業群體也不夠強壯。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是,我國在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研發方面缺乏整體性的突破,通信設備的關鍵元器件存在短板,半導體及集成電路制造設備等基本上從國外進口,這些都使我國通信設備制造企業形成質的突破受到限制。
第四,由于通信設備制造業開始進入成熟期,產品同質化特征明顯,價格競爭為主要手段,與歐美地區的主導設備企業相比,我國設備企業在成本方面具有的優勢,伴隨著人民幣升值及人力成本日益升高的壓力,我國通信設備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將逐漸喪失,在價格優勢外尋求新的藍海成為每個中國通信設備制造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
新領域面臨新機遇
隨著運營商的轉型,各種業務和應用的提供將成為其發展重點,業務層開發需要進行的工作也會因而大量增加。在這種情況下,運營商憑借自身能力已無法滿足業務開發需要,由此設備商將具有大量和運營商進行合作研發的機會,相關領域的軟硬件開發和集成將會帶來新的市場空間。
多年來,我國通信設備商與運營商之間已經形成了較密切的耦合關系,在該領域對電信網絡、業務的理解更深,更加了解運營商需求。因此設備商在向運營商業務層服務市場拓展上具有獨特優勢。但是也將面臨各類通信軟件廠商和系統集成商的競爭,包括愛立信公司等正在轉型的設備商巨頭也有可能進入這一領域,會對我國設備企業形成較大的市場競爭壓力。
由于設備市場競爭加劇、利潤下降,全球主要設備巨頭均已經開始向專業服務市場轉型,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現階段專業服務市場主要包含咨詢、運營外包、系統集成及培訓等四個方面。據Gartner估計,從2008年至2012年,僅全球運營外包市場一項收入規模將由746億美元增長到968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6.7%,高于通信設備市場的增長速度。目前愛立信、諾基亞西門子和阿爾卡特朗訊等都已經構建了獨立的專業服務業務。
我國設備廠商的優勢在于對國內電信市場、網絡更加熟悉,且與運營商之間的合作關系密切,具備了向上述領域拓展的基礎。但劣勢也很明顯,主要在于國內設備商在上述方面還沒有形成專業化的業務體系,沒有專門的業務設置和業務方案。特別是運營商對設備商擠壓明顯,更多要求其將該部分業務作為出售設備的附帶服務,使設備商難以在專業服務領域建立起成熟的商業模式。
在傳統設備市場增長乏力的情況下,企業網市場是具有拓展價值的新領域,預計2011年企業網市場可增至62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但從企業網市場的競爭現狀看,既有企業的優勢非常明顯,位居前三的企業均來自北美地區,占據了40%以上的市場份額。由于企業網業務對個性化定制的要求較高,因此市場的既有經營者往往能夠和企業之間形成穩定的合作關系,導致新進入者的門檻很高。目前,愛立信、阿爾卡特朗訊等傳統設備巨頭也在加緊拓展企業網市場,相比之下,我國設備企業進入企業網市場還不具備明顯優勢。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國設備企業長期以來提供的主要是大規模通用性的設備和服務,針對某一個企業提供定制化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企業網市場中的合作關系相對穩定,后進入的企業對既有企業在短期內難以形成有效競爭。
軟件服務利潤高、與設備關聯性強、具有潛在機遇,將成為設備廠商未來的重要收入來源。現階段軟件業務已經得到了通信設備廠商的高度重視,設備商向軟件服務領域的拓展已經全面展開。如中興和華為已經有一半左右的收入來自軟件服務,特別是與通信設備相結合的軟件服務。
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推進,龐大的物聯網市場正在逐漸形成,這之中產生的各種通信和信息化需求無疑將是通信設備業的潛在增長空間。特別是近期,國務院作出了通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將“新一代信息技術”列為七大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進一步為通信設備制造企業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據預測,2010年全球M2M等物聯網應用市場規模即可達2234億美元,是傳統電信設備市場規模的2倍以上。這龐大的潛在需求必將為通信設備制造業創造出新的藍海。
通信設備制造業真正的蛻變取決于自身的不斷創新和對轉型的持續探索,在傳統通信制造業日益飽和的今天,通信設備制造業除了傳統制造外,還有新路可走,那就是“服務”。這類企業將不同于傳統的產品型企業和解決方案型企業,他們將為客戶提供整個運營層面的服務,其利潤將主要來自技術業務咨詢費、網絡日常運維費,硬件、業務及軟件都可能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未來伴隨著轉型的推進,中國通信設備制造企業也必須順應這種趨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