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低壓電器市場容量將穩步增長
2010/12/8 23:01:1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低壓電器市場容量將穩步增長國內低壓電器的市場容量與電力事業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據測算2001~2005年全國發電量增幅在4%左右,2006~2010年在4.5%左右;在10年內電力彈性系數平均為0.6左右,這樣,2001~2005年全國每年需增發電量660~770億KWh,2006~2010年每年平均增發電量660~770億KWh,按照1997年全國電力機組平均每天運行13.1h計算,2001~2010年每年平均新增裝機容量為21GW左右。按照經驗配套比計算,每年需要低壓框架式斷路器約48萬臺,塑殼式斷路器462萬臺,其他各類低壓電器產品的需要量也是很可觀的。
我國低壓電器產品出口東南亞國家的數量比較大,由于國家對機電產品出口的重視、扶持及鼓勵,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好轉都有利于低壓電器的出口。
我國低壓電器市場主要由三方構成:國企、合資企業與民營企業,它們之間實力有不小差別。
在國內低壓電器市場中國企的產品仍占有60%~70%,換名話說國企仍是主力軍。這些企業經過50來年的發展,設計和制造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自行設計和制造的產品基本能滿足國民經濟的需求,但也應該看到,我國低壓電器行業企業的制造工藝落后,專用工藝設備少,產品生產重復性差,可靠性水平不高。企業負擔重,再加上受拖欠貸款的影響,資金緊張是國企的通病,技術改造資金投入太少,產品水平不高,形不成規模經濟和經濟批量。
國企的市場競爭對手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合資企業,另一個是民營企業。合資企業通常是外資出技術及裝備,中方出廠房及勞動力。產品的起點高,系列化,工裝模具好,又沒有國企那樣重的負擔,可謂經濟實力與技術實力均比較強大。由于合資企業建立的時間尚短,規模也比較小,合資企業的產品價格又高,在競爭中并不占上風。
民營企業從1985年以來增速很快,現在已是增中趨緩,但增加的速度仍快于其他所有制,起初從事低壓電器的民營企業規模很小,產品品種規格不多,近幾年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愈加明顯。這類企業中有一些已達到國家大中型企業的規模,他們的產品成本比國企的低,產品售價有優勢,經營思路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律,銷售系統強大、有效,因此他們的經濟效益比國企高。這類企業的不足之處在于設計、制造工裝的能力不強,開發新產品的能力也不高,技術力量相對較弱,但是這類企業與合資企業一樣潛力很大。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現行的低壓電器產品價格比較混亂,市場競爭激烈,具體表現在:
1國企產品價格大體上執行行業自律價。行業協會會員單位之間按自律價銷售產品,不得漫天要價,也不能低價傾銷。
2非行業協會會員單位往往比照行業協會的“自律價”,根據自己公司的需要制定一個產品銷售價格。出廠價、優惠價、零售價和批量出廠價等五花八門,損害了顧客的利益,也不利于企業間的公平競爭和經濟效益。
3國外一些電器公司在國內辦的一些獨資公司或合資公司的產品價格均高于國產產品的價格。近兩年來國外一些大公司為了擠占國內低壓電器市場,已有降價的趨勢,但降價幅度不太大。
業內人士同時指出,低壓電器產品市場競爭還具以下特點:
1市場很大,國內低壓電器制造企業數量太多,國外一些公司已進入國內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我國低壓電器制造業面臨著供大于求的嚴峻形勢。由于電力、石化、建筑等產業的大發展,給低壓電器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機遇,但是企業數量增加太多,再加上國外一些電器公司面對著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也一涌而上,更加劇了競爭的激烈程度。
2競爭并不平等,質優未必市場優。我國正處于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各種不平等競爭現象存在于供銷環節中。按照市場規律,優質應價優,或者相同價格條件下質量好的產品銷路應該更好,但現實未必如此。
我國低壓電器產品技術開發方向及發展方向如下:
我國為了使斷路器趕上國際先進水平,決定把開發智能化斷路器列為“八五”重點開發項目。到1997年前后陸續有上海華通電器廠,上海人民電器廠、上海精益電器廠的DW45系列、北京開關廠的DW914系列、長征九廠的MA45系列智能化斷路器通過產品鑒定,目前已能批量供貨。
智能化斷路器的開發成功代表了我國低壓電器的發展方向。它除了具有四段選擇性保護和電流表、電壓表、顯示、記憶、試驗、自診斷、區域故障顯示、報警和負載監控等智能功能外,還帶計算機通訊接口與上位機連接可以實現遙控、遙調、遙訊,滿足電力系統的微機控制和自動化的要求。它融合了現代化機電、測量、控制和微機技術,是高科技產物。目前國內有的廠正在著手開發4000A、5000A的智能型斷路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我國建筑防水行業市場未來發展規劃
- 下一篇:中國稀土政策逐步趨緊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