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五”陜西發力能源化工裝備制造
2011/5/11 14:20:0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十二五”陜西發力能源化工裝備制造據了解,能源化工和裝備制造是陜西省的支柱產業,能源裝備制造業已形成較完善的體系。“十二五”期間,陜西將著重運用先進技術加快改造步伐,推動重大裝備自主化、成套化、高端化,推動骨干企業由單機制造向系統集成轉變,推動主體產品由生產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名牌產品的龍頭企業,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基地。
其中能源裝備領域將大力發展石油鉆機、修井機、連續油管等產品,加快開發海洋平臺鉆井裝備、海洋用管、鉆機電控系統、空氣鉆井裝備;開發智能化千萬噸級電牽引采煤機,實現可移動礦用救生艙規模化生產,擴大掘進機、運輸機和液壓支架配套制造能力,建設大型煤炭綜采設備生產基地;積極發展風電、光伏發電設備和核應急發電機組、核級壓力容器等。
化工裝備領域以軸流壓縮機、大型空分裝置以及大型非標設備為依托,增強高壓厚壁設備和特種材料設備研發制造能力,加快發展加氫反應器、精餾塔、閃餾罐、真空蒸發結晶器等大型反應裝置,實現大型能源化工非標設備本地化制造。
此外,去年初陜西省出臺的《能源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2009~2012)》,明確了當前陜西省能源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重點和路線。《規劃》提出,加快發展石油天然氣鉆采設備、煤炭開采洗選設備、大型化工設備等特色裝備產業,扶持壯大太陽能光伏、風電、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等新興裝備產業。
根據《規劃》,石油天然氣鉆采輸送設備依托寶雞石油機械公司、寶雞石油鋼管公司、延長石油集團等龍頭企業,發展石油鉆機、泥漿泵、焊管、連續油管等設備及低滲透油田鉆采設備,投資91億元建設15個重大項目,到2012年達到年產石油鉆機100臺、泥漿泵600臺、各種規格石油鋼管50萬噸、抗腐蝕管600萬平方米,實現產值400億元;煤炭開采洗選設備重點開發2000千瓦以上智能化、超大功率的千萬噸級重型電牽引采煤機,實現大型煤炭綜采設備國產化;化工設備以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和重大煤化工、石油化工及鹽化工項目為依托,大力發展加氫反應器、精餾塔、閃餾罐、反應系統裝置、結晶系統裝置等大型化工設備,在高壓厚壁設備、特種材料設備制造等方面增強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能力,承擔大型成套加工裝置生產和改造修理任務,在提高大型化工設備的技術工藝和精細化程度上加強技術攻關力度,推進大型化工設備規模化、系列化、產業化,投資79億元建設11個重大項目,到2012年大型化工設備實現產值120億元,基本滿足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的需要。
據了解,陜西省規劃到2012年能源裝備制造業實現產值2600億元,占裝備制造業的比重達到70%,年均增長35%左右,以裝備制造實力的提升促進陜西省由能源大省向能源強省的轉變。
作為我國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石油鉆采裝備研發制造企業,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在打造全球最大的石油鉆機和鉆井泵生產基地的同時,致力于發展煤礦機械裝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