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船舶工業發展方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節能環保
2011/6/21 9:35:4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船舶工業發展方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節能環保在船舶業三大指標中,最能顯示未來走勢的是新接訂單量。我國去年新接訂單占世界市場54%,超過一半,的確很“大”。但仔細分析這54%的構成,就會發現還談不上“強”。過去幾年的那輪“造船熱”中,由于散貨船是市場需求最大的船型,使得我國不少造船企業一直“盯著”散貨船,忽視了高技術船舶的研發。相反,日韓等造船強國即便在金融危機期間,仍在堅持高端船舶品種的開發,并牢牢把握住了高技術船舶的市場訂單。
必須看到的是,今年以來全球船舶市場需求出現較大變化。從船型看,集裝箱船成交量持續上升,其中大型、超大型集裝箱船的訂造量增長更為迅猛;特種船、海洋工程裝備的訂造量大幅攀升。全球新船訂單的爭奪已經呈現出技術、品牌和質量的競爭。相反,在散貨船運力嚴重過剩和航運市場持續低迷的雙重打擊下,使散貨船運費暴跌,多數船東出現虧損,造成散貨船交付更加困難,從而導致今年我國造船業增速下滑。
我國要向造船強國目標奮進,必須瞄準高技術、高附加值、節能環保型船舶,這是我國船舶工業的發展方向。具體來說,就是優化產品結構,一方面是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三大主流船型的優化提升,另一方面則是進軍高端,重點發展大型液化天然氣LNG船、大型液化石油氣LPG船、海工裝備產品、遠洋漁船、豪華游船等。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船型,不僅要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也要全面轉變管理方式,發展與之匹配的現代造船模式。不能再搞大的產能投入,而要著力提升“軟管理”,提高生產效率和精細化管理能力,把產能充分發揮出來,以“精”取勝。同時,強化全行業的人力資源建設。航天航空領域依托國家的重大工程,形成了人才輩出的好局面;船舶工業也應該抓住進軍高端船舶市場的契機,把人才工程推上去。唯有抓好這幾個方面,我國才能在造船高端市場與韓日等國一決高低,才能真正實現造船強國的目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我國原料藥產業結構性調整迫在眉睫
- 下一篇:我國高檔數控機床基礎制造裝備業集群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