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能源合作進入新時期
2012/3/13 12:01:5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俄能源合作進入新時期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訊:目前,中俄兩國之間的相互定位和認識趨于成熟,具有諸多戰略共識,有利于發展全面、互利雙贏和開放的合作關系。但是,不能否認目前中俄能源領域的合作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不過,從目前中俄兩國在石油貿易協議中價格問題上達成的妥協條款來看,差異顯然是可以協調、磋商和解決的,前提是互信和戰略俯視。中俄雙方應該在能源戰略項目上做出特殊的安排,逐步夯實兩國制度性合作中的“共生文化”,即形成更多的合作共識、合作機制和合作法律等,避免成為西方學者描述的“便利軸心”。
其實,普京在競選文章中已明確表示:俄羅斯需要一個繁榮而穩定的中國,中國也需要一個強大而成功的俄羅斯。這一判斷與他對西方關系的判斷形成鮮明的對比。而這也是中俄兩國高層共同的戰略智慧。這一戰略智慧有利于推進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深入發展。
不可否認,過去幾年中俄兩國能源項目談判進展有限。徐小杰預計,今后普京的治國班子將具體落實已經商談的若干重大項目。未來中俄能源合作將繼續以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為主導,但是,將向更加一體化和綜合化方向拓展,而不是單一的資源和原材料貿易。
對此,中國能源界應根據新的環境,與時俱進地研究普京的治國思路和能源政策,特別是普京的對華能源合作政策。徐小杰一直認為,中俄油氣合作的前景有待于兩國相互開放各自的市場和上下游資源,而中俄在天然氣領域的合作可能為下一階段深化兩國合作展示新空間。因此,兩國能源界必須從戰略角度俯視合作前景,加大各自國內資源市場和消費市場的規劃力度和改革,提高管理和控制兩國利益差異和任何沖突的能力,制定特別的合作機制,為已經規劃的重大合作項目創造契機。
同時,在地區合作中,徐小杰建議中俄雙方應相互關注對方的地區戰略規劃和重大關切,特別是在“第三國”的戰略利益,注意相互照顧和平衡中俄在中亞地區的多方利益。中方應通過深化研究地區合作機制,特別是上海合作組織在能源領域的“共同行動綱領”,積極推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能源俱樂部,推動地區能源治理體系的建設,使中俄能源合作進入新的階段。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