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中藥三分天下有其一 中國中藥面臨種質資源危機
2013/7/15 16:00:44 來源:中國產業(yè)發(fā)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洋中藥三分天下有其一 中國中藥面臨種質資源危機中國中藥材農藥殘留、重金屬超標事件頻發(fā),外國則借助質量優(yōu)勢開始大舉進軍中國中藥材市場。據悉,洋中藥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達1/3,其必將加劇中藥種質資源危機和中藥資源研發(fā)利用的國際競爭。
隨著傳統(tǒng)天然藥物和植物藥的地位日益提高,國外醫(yī)藥學者與制造商紛紛致力于從植物藥中尋找新藥線索。資料顯示,全球中藥國際市場中,日本占80%的份額,韓國10%,而中國僅占5%。
國際市場上的中藥市場,不僅被外國占領,而且絕大多數中藥都是從中國廉價賣出的中藥材,在國外經過深加工后,換個包裝又高價返銷到中國。據不完全統(tǒng)計,這一部分中藥在國內市場已經占到1/3。
在中國出口的中藥材中,大部分是原料藥,成藥不到4%。“一些國外制藥企業(yè)從中國進口中藥提取物,在國外進行深加工以后,加個洋文就變成了‘洋中藥’,其實就是國內中藥的翻版。”
專家認為,洋中藥科技含量高、用料考究、定位簡單明確等優(yōu)勢都是其快速發(fā)展的原因。
安全檢測是把守中藥材質量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但在檢測農藥殘留和重金屬方面,企業(yè)卻面臨著標準不統(tǒng)一的問題。一些中藥企業(yè)負責人認為,什么樣的藥材是合格的,目前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答案。所謂合格,不僅是指農藥殘留和重金屬殘留不超標,還要具備藥效。
“現在對中藥材的檢測標準是采用西方分析化學的標準。中藥是臨床療效的結論,經方是現代中藥的基原,講究的是配伍和劑型相互對應,但現在的研究是拆方研究,將藥材當作藥品研究,中藥標準套用西方的藥材檢測標準。”
此外,中藥企業(yè)必須要加大中藥科研投入,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開發(fā)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