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我國天然氣需求將突破3500億立方米
2013/11/25 11:25:3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7年我國天然氣需求將突破3500億立方米為城市創造更多的藍天白云,作為清潔能源的天然氣正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23日召開的“2013北京能源論壇”上,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余說,2012年我國消費天然氣1475億方,比2000年增加5倍,年均增長40%。其中,北京市2012年消費92.3億方,比2000年8.2億方增加10多倍,年均增長85%,天然氣在北京一次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已由1997年的0.5%上升到目前的13%。
向大城市供氣存在三方面矛盾
近年來,由于大氣污染治理行動的催化,天然氣的需求量正呈逐年快速增長態勢,大型城市供氣壓力加大。對此,張余認為,目前向大城市供氣主要存在三方面矛盾,即快速增長的用氣需求與有限的天然氣資源的矛盾、快速增長的用氣需求與管道輸氣能力的矛盾,以及快速增長的用氣需求與儲氣設施調峰能力的矛盾。
數據顯示,到2017年我國天然氣需求將突破3500億立方米的下限,到2020年達到3500億至4500億立方米,其中,北京市到2015年、2017年天然氣用量將分別達到200億和240億立方米。
從管道輸氣能力看,2012年底,天然氣長輸管道3.6萬公里,總輸氣能力1520億立方米,按此推算,到2020年輸氣能力將有1980億至2980億立方米的缺口,是現有總輸氣能力的1.3倍。
我國現有16座儲氣庫,工作氣量25億立方米,占天然氣消費總量1.6%,到2020年還需要建設400億至500億方米的儲氣庫,而目前規劃建設的儲氣庫到2020年全部按期投產,總工作氣量僅為300億立方米,占全國天然氣總消費量的6.3%至8%。
提升供氣能力需通過經濟手段
11月15日,我國北方地區正式進入供暖期,今年因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力度推行的煤改氣項目讓天然氣供應形勢“吃緊”。油氣企業在努力保供的同時,如何提升城市供氣能力的問題擺在面前。
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主要從事向北京及沿線地區供氣的任務。據介紹,截止目前公司已累計輸送天然氣1420億方,其中向北京市累計輸送640億方,今年以來輸送78億方,比上年同期增長13%。
對于如何提升城市供氣能力,解決現有供需矛盾,總經理張余認為,應著力構建天然氣全產業調峰錯谷機制,推行天然氣季節性差價、峰谷差價、可中斷氣價和居民用氣階梯氣價等差別氣價政策。培育可轉換、可中斷用戶,促進天然氣市場的均衡發展。通過經濟手段,鼓勵企業引進國外天然氣資源,大力開發煤層氣、煤制氣、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積極開發LNG作為補充氣源。
同時,加大天然氣長輸管道建設,通過組網運行,提高天然氣輸送能力和可靠性。用氣峰谷差大的北方城市,大力推進儲氣庫建設,通過天然氣全產業調峰錯谷價格機制,推進儲氣庫商業化運營,促進儲氣庫發展,適應天然氣調峰需求。
張余還提出,LNG接收站建設是解決當前天然氣調峰矛盾的手段之一,應在沿海地區建設LNG接收站,推進LNG市場化運營,在大型城市周邊建設小型LNG接收站,提高應急或小時高峰工況下的供氣保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