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鞍山鋼鐵迎來全面深化改革
2014/2/21 10:56:1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4年鞍山鋼鐵迎來全面深化改革馬年春節剛過,鋼鐵企業深化改革的大幕已經拉開。面對2014年嚴峻的生產經營形勢和轉型升級的迫切任務,通過改革創新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已成為鋼鐵企業的共識。鞍山鋼鐵全面啟動人力資源改革,太鋼緊盯市場加大力度改革營銷體系,寶鋼、武鋼、本鋼等企業也傳出了深化改革的“最強音”……可以預見,2014年,鋼鐵企業按照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部署,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迎來產能優化、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巨大發展空間。
鞍山鋼鐵:全面深化人力資源改革
近日,鞍山鋼鐵集團公司下發《關于印發〈鞍山鋼鐵集團公司人力資源深化改革規劃綱要〉的通知》(以下簡稱《綱要》)和《關于實施〈鞍山鋼鐵集團公司人力資源深化改革規劃綱要〉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通過深化人力資源改革,使有限的人力資源成為創造無限價值的人力資本,為早日實現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
在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方面,鞍山鋼鐵將重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競爭擇優、強化監督、規范退出,健全干部能上能下機制;深化用工制度改革,控制總量、盤活存量、用好增量,推進內部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建立員工能進能出機制;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堅持效益決定分配,建立收入能增能減機制。《綱要》提出:2015年,鋼鐵主業勞動生產率達到國內大型鋼企先進水平,鞍山鋼鐵在崗員工年人均收入比2010年增長50%以上;2020年,鋼鐵主業勞動生產率達到國內行業領先水平,鞍山鋼鐵在崗員工年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按照《綱要》,鞍鋼將堅持統一規范、市場化、先進性、同步推進、確保穩定的原則,深化人力資源改革。在模型構建上,為實現優化目標,該公司將運用立體ABC人力資源優化配置模型,有效控制人力資源總量、調整人力資源結構、激發人力資源活力。在工作路徑上,通過薪酬導向、競崗升級、業務整合、功能外包、頂點歸集的工作流程,引導各模塊人力資源向企業核心單元定向、有序流動,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整合。
據悉,鞍山鋼鐵此次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就是要通過強化動態考核監督、壓縮職數、競爭上崗、目標任期、加大交流力度、拓寬退出渠道等,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良性循環;改革用工制度,通過全員競爭上崗,在內部人力資源市場集中管理、統一培訓,轉崗安置、置換勞務、解除合同等方式,清理勞務用工,形成人員流動退出、分流激勵的長效機制;改革薪酬分配制度,通過完善績效工資和收入分配向關鍵崗位、生產一線艱苦崗位傾斜,建立4支人才隊伍的等級序列和階梯,既有縱向同類崗位職級晉升,又有橫向同職薪酬檔級晉升的“雙向梯晉式”人才發展通道,形成收入靠貢獻、全員多創效的局面。
為了保證改革的有序推動,鞍鋼將激發領導干部活力作為工作重點和首要環節,以領導干部的活力帶動全體員工活力的提升,以領導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減的實際效果為全體員工做出榜樣,為全面實施人力資源深化改革帶好頭、領好路。
為了保證改革措施落到實處,鞍鋼在《指導意見》中,對《綱要》中提出的進行人力資源現狀分析、確定本單位優化目標、劃分單位類型、劃分崗位類型、確定薪酬目標和薪酬水平、進行競崗升級、進行業務整合和功能外包等都進行了詳細的操作說明,并要求各單位向全體職工講清楚“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形成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促進改革的濃厚氛圍。
太鋼:緊盯市場改革營銷體系
據悉,2014年,太鋼將大力創新市場營銷體系,出臺一攬子改革方案,推動市場、技術、生產、服務深度融合,構建起布局合理、反應敏捷、極具競爭力的營銷體系。
新的一年,太鋼將強化全員營銷理念,把用戶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準則,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營銷為龍頭、訂單驅動、工序服從、產銷一體信息化支持的高效運營機制。其中,營銷部門將加強技術營銷和服務營銷,用心感知用戶“冷暖”,準確辨識用戶需求,為用戶提供量身定制的產品、服務和全面解決方案,敏銳發現市場,敏捷滿足用戶。
在營銷管理方面,緊緊圍繞用戶需求優化業務流程、組織生產經營活動。同時,適應經濟責任制的市場化改革,構建以營銷部專業營銷經理為主導、以成材廠技術營銷經理為支撐的“雙經理”體制。成材廠廠長要一手抓生產、一手抓市場,兩手都要硬。
在對接市場方面,縮短營銷鏈條,提高面向客戶的快速響應能力。堅持“造船出海”與“借船出海”并舉,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提升掌握和服務終端客戶的能力。依托互聯網微信平臺,消除與客戶的時空距離,實現與市場的“零距離”聯動,有效解決用戶信息反饋滯后、失真等問題。
在構建營銷體系方面,做強做大自有營銷平臺,構建布局合理,集加工、配送、服務為一體的包含多種商業模式的供應鏈體系。拓展國際營銷平臺,完善海外營銷服務體系,多渠道開拓市場,大幅提升戰略產品的海外市場份額。
在人才培養方面,加強營銷員隊伍建設,改進用人方式,外設銷售公司經理要實行競聘上崗,全力打造一支職業化營銷隊伍。
縱覽鋼鐵企業2014年的工作思路,改革創新成為了關鍵詞。回首2013年,擴產增效之路已走不通,市場形勢難以根本好轉,化解過剩產能和環保提升的壓力巨大,我國鋼鐵行業在高成本、低盈利的重壓下艱難轉型,改革創新和轉型升級勢在必行。展望2014年,金模鋼鐵網首席分析師羅百輝認為,鋼鐵行業的未來仍然充滿挑戰:企業微利經營具有長期性,提高盈利能力任務艱巨;化解產能過剩的工作相繼展開,轉變發展觀念勢在必行;環保政策日趨嚴格,將加速淘汰違規企業退出市場;信貸環境依然不寬松,企業的財務風險和資金狀況令人擔憂;“人的市場化”難題依然困擾著多數鋼鐵企業,給轉型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和壓力。具體來看,以下四個方面的因素須重點關注:
一是我國宏觀層面的經濟改革全面深化。企業的市場競爭環境和秩序將更加規范化,追求規模效益的粗放發展道路將逐步終結,速度優先的發展理念將得到糾正。同時,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要素市場的改革,要求企業須建立起更加靈活的市場快速反應機制,倒逼企業提升運營效率。
二是化解產能過剩的道路并不平坦。從目前的工作開展情況來看,各地方政府出臺的化解產能過剩方案能否落實、怎樣落實尚待觀察。一些地方名不見經傳的鋼廠突然浮出水面,出現在重組名單里,說明一些地方政府目前還沒有形成主動淘汰企業的動力,化解產能過剩更多地要依靠市場競爭、優勝劣汰來解決。
三是節能減排和綠色環保將成為鋼企生存發展的“紅線”。今年,環保部將從嚴從緊控制“兩高一資”、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項目建設,完善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整體來看,針對鋼鐵行業的環保要求只會更加嚴格,將倒逼企業加大環保投入,加速環保不達標的企業退出市場。
四是信貸緊縮會加速行業觸底。隨著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的收縮,全球貨幣寬松已告一段落,我國的信貸政策也從寬松轉為中性。2013年陸續出臺的治理銀行信托、理財產品和治理“影子銀行”的措施,會在2014年顯現威力。信貸收緊和利率市場化造成的融資成本上升,會進一步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打擊資金鏈脆弱的企業,客觀上迫使鋼鐵企業收縮投資和生產規模。
可喜的是,從企業2014年的工作思路來看,鋼鐵企業已經做好了應對困難的準備。經過2013年的市場洗禮,企業產量盲目擴張的沖動得到了抑制,部分企業已摒棄依靠產量擴張、價格競爭占領市場的競爭策略,開始苦練內功,如構建與市場和用戶無縫對接的體制機制、培育自主創新能力、開展“三項制度”改革、提升節能環保水平、強化成本管理和風險管控等,力求通過改革創新激發企業發展的活力和競爭力。當然,改革會有“陣痛”。但“陣痛”中,我們將獲得更為強大的生命力和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面對2014年的挑戰和機遇,鋼鐵行業有理由充滿信心。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將引導鋼鐵行業通過改革創新實現“華麗轉身”。鋼鐵企業多年微利運營所練就的困境突圍的能力,將成為破解市場堅冰的“利器”。我們相信,2014年的鋼鐵行業一定能夠不懼挑戰、攻堅克難,經受住寒冬的“洗禮”,迎來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春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紡織機械行業前景廣闊 驅除“寒冬”
- 下一篇:鋼鐵行業“表面扭虧”難擋“徹骨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