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的“救命稻草”?
2014/5/20 9:44: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的“救命稻草”?文/本報記者 劉紅霞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不斷成熟,自主品牌的日子卻越發難過。
從2000年到2013年,中國汽車市場年銷量從當初不足200萬輛到如今超過接近2200萬輛,平均增幅超過20%。但是,中國自主品牌在2011年開始面臨歷史性的轉折。據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自主品牌市場份額連續3年下滑,今年第一季度的市場份額已下滑到38%。而前4個月的總銷量更是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在整體車市保持約10%左右增長的環境下,自主品牌前程著實令人擔憂。
不過,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份額的不斷“流失”卻在意料之內。因為就連大眾也說要在中國推出6萬元以下的廉價車,隨著合資品牌的汽車價格不斷下探,自主品牌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沖擊。
眾所周知,自主品牌一直以“物美價廉”的優勢在巨大的市場份額中分得一杯羹,不過,隨著市場份額的逐漸減少,合資品牌正不斷通過市場渠道和價格的下探搶占原本屬于自主品牌的市場,自主品牌也在無形中失去了價格這個“大殺器”。
然而,在國內市場遭遇合資品牌搶占的同時,自主品牌走出去也并非“一帆風順”。因為,目前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國際化能力還比較弱,還需要一定的積累和發展;此外,現在中國汽車目前都是整車出口,而在當地一些汽車零配件和售后服務體系都不夠健全,這樣并不利于國內品牌在國外的長期發展。
在內憂外患之下的自主品牌下,似乎讓人看不到希望。其實并不然,在傳統汽車市場上自主品牌儼然不是合資品牌的對手。那么,筆者認為,我們不妨另辟途徑,尋求一個新的起點,新能源汽車就是一個很好的路徑。
近年來關于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利好政策頻頻出臺。2013年9月,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出臺《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按照要求,2013年純電動乘用車可獲得最高6萬元/輛的補貼,此后補貼額度將逐步下調。
據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6651輛,銷售6853輛,均比上年同期增長1.2倍。而且一季度新能源轎車占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80%,進一步表明新能源汽車中私人消費的比重在大幅增加。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里程碑式年份,未來或將迎來爆發期。
在各項政策利好和市場需求面前,以上汽、比亞迪、北汽、江淮等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正努力抓住這一次發展機遇,謀劃占據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制高點,紛紛加快布局速度,并取得階段性成果。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面對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還沒有完全掌握、續航短、充電難,各地投資存在盲目性,重復性建設等諸多問題。專家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依然是起步階段,應循序漸進,不應操之過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鋼鐵業停止擴張 中國對海外鐵礦需求仍有望增加
- 下一篇:非插電式混動車型獲專項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