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4日國內各景區已接待游客2061萬 同比增1.25%
2014/10/5 13:45:3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0月1-4日國內各景區已接待游客2061萬 同比增1.25%據了解,9月30日13時至10月4日17時,國家旅游局共接到咨詢電話39個,投訴電話 92個,其中投訴涉及景區景點49件(占53.3%)、旅行社29件(占31.5%)、旅游交通5件(占5.4%)、賓館飯店9件(占9.8%).
此外,在國家旅游局發布的10月4日2014年“十一”旅游市場信息中,還提到了今年“十一”旅游市場前四天基本情況的三個特點,包括各地政府落實責任,發揮地方主導作用;旅游產品更加豐富,旅游市場趨向成熟;宣傳引導深入人心,文明旅游漸成風尚。
原文如下:
今年“十一”旅游市場前四天基本情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 各地政府落實責任,發揮地方主導作用
根據國務院旅游工作部級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精神,國務院辦公廳在國慶前發出通知,明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承擔本行政區域旅游發展和監督管理統籌協調的職責,切實履行旅游安全工作的責任。各級人民政府和旅游部門按照通知精神,積極部署,認真落實,提前制定了各項預案,認真做好市場檢查,全力保障國慶期間游客出行順利。節日期間,海南省副省長何西慶和省長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陸志遠等先后前往萬寧和海口展開國慶節旅游市場管理服務情況檢查;湖北省由副省長甘榮坤帶隊對武漢黃鶴樓、東湖風景區等旅游景點的運行情況和旅游安全進行檢查;貴州省旅游局對重點酒店的旅游服務質量、安保情況進行了暗訪;上海市旅游局分赴市旅游公共服務中心、上海野生動物園、歡樂谷等地,對假期旅游服務接待和出游安全保障工作進行檢查;杭州市領導及旅游部門赴西湖地區對優秀旅游商品市集等地的活動安全、產品供應進行了檢查;西安市旅游局與公安、交通等部門對火車站、曲江等重點區域開展了聯合檢查,對“黑車”、“黑導”等進行了查處。
二、旅游產品更加豐富,旅游市場趨向成熟
從前四天的市場表現和監測數據來看,今年十一旅游市場出現了幾個新情況:一是游客更加理性,錯峰出游,避免了傳統景區以往出現的大面積擁堵和滯留現象。九寨溝、峨眉山、五臺山等傳統熱門景區提前采取多種分流引導措施,將景區內游客量控制在最大承載量的范圍內,景區舒適度有所提升。二是旅游產品日益豐富,游客選擇范圍增大,度假旅游、鄉村旅游等新興產品吸引了眾多游客,有效實現了分流。南京市周邊地區自駕游游客數約占游客總量的80%;長春推出了豐富多彩的“農家樂”鄉村旅游產品,近700家“農家樂”旅游點對外開放;天津“2014軍事嘉年華”吸引了近萬名游客參觀游覽。三是今年許多地方天氣狀況影響了游客出行。假期前兩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北方大部尤其東北地區出現劇烈降溫天氣,10月1日多地在下半年來最冷的一天中度過了“十一”國慶節。北京10月1日最高溫度僅15.4℃,也是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二冷的國慶節(自1951年有氣象資料以來的最冷國慶節是1976年,最高溫僅14.2℃).3日起,新一股弱冷空氣又東移影響北方地區,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東北地區出現降水降溫過程,西南地區東部的降雨也有所增強,局地出現暴雨天氣。不利的天氣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們的出行愿望。
三、宣傳引導深入人心,文明旅游漸成風尚
今年“十一”,各地響應“文明旅游”倡議,開展了諸多主題活動。浙江開展了“文明旅游,浙人最美”旅游公益活動;山東濟南組織實施了“文明旅游公益宣傳千人行動”、濰坊利用論壇、微博、微信以及點評網站等平臺倡導文明旅游,曝光不文明行為;安徽黃山啟動了“文明旅游,為美麗中國添彩”主題活動。“十一”期間,游客文明出游意識普遍提高,不文明旅游行為進一步減少。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后垃圾清運量比去年同期減少近三成;上海外灘游客文明有序旅游,垃圾明顯減少;廣東丹霞山景區售票廳、外山門景區入口、游客中心候車點等地游客遵守秩序、文明禮讓、耐心等待、有序排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