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航空三年半獲17億補貼 廉價模式遭大公司效仿
2014/12/22 17:17:0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春秋航空三年半獲17億補貼 廉價模式遭大公司效仿12月10日,證監會核準了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請,這意味著這家國內最早定位于低成本航空業務模式的民營航空即將成為國內真正意義上的民營航空第一股。
12月19日凌晨,春秋航空發布公告稱,新股申購初步詢價工作已經完成,將于2015年1月12日進行申購,擬定的發行價格為18.16元/股,對應的2013年攤薄后市盈率為22.96倍,高于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航空運輸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本次上市計劃募集17.55億元,主要用于前期購機資金支付以及相關流動資金的補充。
雖然廉價航空模式在中國被視為潛力巨大。但作為民資背景的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在國有航企壟斷中艱難成長,春秋航空的上市之路更是幾經波折。
而成功上市后,春秋航空仍將面臨多重挑戰。
□新京報記者趙嘉妮北京報道
創始人曾為節省成本出差帶泡面
春秋航空的故事,要從公司創始人、實際控制人王正華說起。
“他是在中國民營航空業滾地雷的。”東星航空創始人蘭世立曾如此評價春秋航空的創始人王正華。
現年70歲的王正華,是春秋國旅及春秋航空創始人,1944年生于江蘇省,曾擔任過上海市長寧區團委副書記、長寧區政府地區辦副主任、遵義街道黨委副書記。
上世紀80年代,王正華帶著1000多元棄政經商,創立上海春秋旅行社。在組織旅行團包機的過程中,王正華開始有了自己辦航空公司的想法。直到2004年,政府為打破壟斷,首次將國內航空行業向民營資本開放,王正華創立春秋航空,因為春秋航空是最早效仿歐美低成本航空模式的航企,王正華也被稱為“中國低成本航空第一人”。
王正華曾對新京報記者說道,當年第一批獲批成立的三家民營航空公司中,奧凱航空賣給了以貨運為主的公司大田集團,成為支線航企,鷹聯航空被國企收購。在三大航的籠罩下,只有春秋航空還在生存。
而作為國內第一家低成本航空,“摳”一度成為春秋的代名詞。為可以高薪挖人、節省成本、降低票價,去國外出差的時候,王正華和同事都住在最普通的酒店,自帶泡面榨菜,成為了業內廣為流傳的故事。
而在以低票價優勢吸引消費者目光的同時,如何讓旅客接受沒有免費餐飲、機上銷售等與傳統全服務航企不同的模式,則是更大的挑戰。在春秋把“低成本、低票價”的招牌立穩之前,很多人都說中國做不了低成本航空。多年之后,王正華曾對新京報記者感慨道,“那么多人都說中國做不了廉航,春秋做到了,而且未來廉航是大勢所趨。”
首次沖擊IPO未過關
雖然頂著“民營航空第一股”的頭銜,春秋航空IPO的過程,與其成長的過程一樣,艱難坎坷。
從2006年起,每年市場上都會傳出春秋航空即將上市的消息。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到來之時,資本市場的動蕩,也讓春秋航空暫停了上市的步伐。直至2011年,春秋航空終于正式啟動了準備上市的程序,于2011年底提交了上市申請。后來,由于A股暫停IPO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近700家企業暫停上市,春秋航空也在其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 2014年兒童用藥相關政策匯總
- 下一篇: 2014年東航集團預計匯兌損失約為5.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