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樓市嚴重過剩 去庫存至少3-5年
2014/12/26 11:55:0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經濟學家、G20與新興國家發展戰略中心主任張其佐在外交學會第九屆理事會對記者說:房地產業和制造業嚴重過剩,去庫存至少需要3-5年乃至更長時間。住建部一專家終于經濟學家、G20與新興國家發展戰略中心主任張其佐在外交學會第九屆理事會對記者說:房地產業和制造業嚴重過剩,去庫存至少需要3-5年乃至更長時間。
住建部一專家終于承認在建房屋90%未買出去,直面樓市過剩。張其佐認為,房地產和制造業幾乎是同步出現嚴重過剩,背后的推手是貨幣超發及高杠桿,和地方政府、開發商、銀行等合謀綁架樓市引發泡沫風險,只不過房地產泡沫被有意無意掩蓋了。
房地產業和制造業嚴重過剩,去庫存至少需要3-5年乃至更長時間。除了上述過去過度強政策刺激等原因,全球經濟正處于低增長,中國經濟也正放緩,需求不足,內外需疲軟,這也是房地產和制造業乃至石油等大宗資源性商品過剩和價格下跌的一個原因。中國有“大錢”乃至“小錢”的人該買房的早已買了甚至買了多套住房,沒有買房的人確實是無奈生活在底層的百姓,他們“有剛需”但“沒通貨”,如果再用過去強刺激的老套路去救房地產,就會出現掩蓋今天樓市泡沫一>明天會暴露出更大的樓市泡沫一>最后的結果是容易刺破樓市泡沫,無論誰都不愿看到這個結果。
如果用“政府只管保障房,市場管商品房”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思路來發展房地產,讓樓市在市場中充分競爭,房屋價格肯定不是“高房價”。推而廣之,打破“三桶油壟斷”油價也不會象今天那樣高,可見,全面深化改革對中國經濟具有釋放巨大動力的作用。
習總書記早已明確指出,中國經濟正經歷三期疊加時期,前期政策消化期、增速換檔期和結構調整陣痛期。可見,樓市調整消化減速陣痛也是三期疊加時期不可避免的。緩解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和樓市困局,要主動適應和引領新常態,保持定力,“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突出打好穩增長、改革開放和結構調整“三大攻堅戰”,中國經濟有具大潛力和空間及韌性來防止大起大落,中國經濟可以有把握平穩健康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