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遞業高利潤期已過 人力成本成最大負擔
2015/1/20 8:32:5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日前有媒體稱,年關將至,不少快遞公司的快遞員都開始陸續返鄉,以至于個別快遞公司由于人手不夠而出現送貨延誤的問題。
記者走訪東莞多家快遞網點,發現這樣的問題在東莞暫時還未出現。不過不少一線快遞員都表示,現在行業競爭激烈,快遞員的工作很辛苦,起早貪黑每月也不過掙個三四千元,“月入過萬”的“神話”已然成了遙遠的傳說。
春節期間壓力并不大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年關將至,不少快遞公司的快遞員都開始陸續返鄉,以至于個別快遞公司由于人手不夠而出現送貨延誤的問題。記者走訪東莞多家快遞網點發現,在東莞暫時沒有發現這樣的問題。
東城的一家韻達快遞網點的快遞員告訴記者,按照往年的經驗,年底的送貨壓力并不大,“雙十一是最忙的時候,其次是雙十二,春節前的工作量反而不是特別大。”
“可能是東莞外地人比較多的原因。”東城一家郵政速遞網點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春節期間好多外地人回家了,一般春節期間的送貨量并不大,按照目前的人手來看,完全沒有問題。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即便是春節期間,公司也會有員工值班,所以一般不會存在貨物積壓的情況。“東莞的物流相對來說還算發達,春節前貨物積壓倒沒那么明顯。”
月入過萬“太扯淡了”
快遞員“月入過萬”的傳言在網絡上流傳廣泛,但記者走訪多家網點發現,一線的快遞員大都表示“月入過萬”只是“傳說”。
“那太扯淡了。”一聽到記者提起“快遞員月入過萬”,快遞員王師傅嘴里立馬蹦出了這幾個字,“即便有,那也是極少數人才能掙到。”目前王師傅跟自己的堂哥經營著一個中通快遞的網點,地點在東城的一個社區。“之前沒做過,堂哥認識一些做這個的,就拉我一起來做了。”
一邊整理快遞單,王師傅一邊跟記者算了一筆賬:這個網點就他和堂哥兩個員工,一天送100多件,送一件能拿到1元,一天下來也不過100多元,這樣一個月下來,送貨的這部分錢也只是4000元左右。即便加上發貨的收入,總共收入也不過6000元。而這還不包括網點的房租和水電費。“你看這樣一算,一個人能有多少錢?”
一家韻達網點的快遞人員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現在這個行業競爭那么激烈,以前能月入過萬我還信,現在幾乎不可能。”該快遞員告訴記者,“現在一個小區里都有好幾家快遞網點,‘蛋糕’分下來,每個人還能吃到多少?”
早7時跑到晚9時
“這行太辛苦了,每天早上7時多就起來去拿貨,至少要跑到晚上9時,比我以前在工廠里辛苦多了。”王師傅向記者吐槽。
由于所在的小區很多住宅沒有電梯,王師傅送貨時只能爬樓梯。“每天就這么爬,有時候收貨人說讓放保安室,但保安室又不讓放,這樣爬六樓、八樓很正常,也就為了那1元而已。”王師傅表示,因為小區存在這種特殊情況,想讓公司給他們提供配送費,“但很難申請下來”。
王師傅還說,雖然他們名義上是加盟網點,但公司并未給他們繳納社保和公積金,每天用來拿貨、送貨的三輪車也時不時地會被交警查。“可是如果三輪車不讓跑,快遞怎么做呢?”王師傅無奈地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