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臟支架手術暴利:各種成本相加也就1萬元
2015/2/13 8:32:2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近年來,屢屢出現的“心臟支架手術暴利”報道不斷牽動人們敏感的神經。這已不僅僅是一群患者家屬的關切。作為最近20年來開展的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臟動脈近年來,屢屢出現的“心臟支架手術暴利”報道不斷牽動人們敏感的神經。這已不僅僅是一群患者家屬的關切。作為最近20年來開展的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臟動脈阻塞的新技術,一個小小的金屬支架,集聚了眾多的社會疑問、傳言乃至強烈質疑。心臟支架,到底是“救命神器”還是“過度使用”?它的利潤究竟有多大?如果有“暴利”,那么“暴利”去哪兒了?
對于“暴利”問題,專家和醫生都不愿過多談及。廣東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心臟專家介紹,雖然支架是否存在“暴利”不好評判,但是支架利潤肯定是高的。而對于是否存在“濫用”的情況,多名專家均承認,過度使用心臟支架的情況在基層一定程度上存在。本版文字均據新華社電
老人胸悶險被裝上心臟支架——
“過度使用支架情況確存在”
如果不是因為多留了個心眼,廣州市民鐘女士的父親在7年前險些遵“醫囑”裝上了心臟支架。如今,這位77歲、與心臟支架擦肩而過的老人每天定時不定時地喝杯熱牛奶,時時愜意地曬曬太陽。
據鐘女士介紹,她的父親在70歲時因為突然覺得胸悶胸痛,便到自己工作了一輩子的廣東某地級市醫院內科問診。醫生二話不說就上器械檢查,結論是“血管狹窄”,“會不會突發意外很難說”,醫囑立即做安裝心臟支架的介入手術。出于對自己工作單位的信任,老人毫不猶豫地配合做完了全部術前準備。
但鐘女士猶豫再三,還是決定帶父親到廣州找專家看看。沒想到廣州醫生的治療結論和方案完全不同:70歲的人,哪個血管不窄一點?這個年紀,這個心血管狀況算是正常的;老人的癥狀就是普通的胃食道反流,胸悶的時候喝杯熱牛奶就好了。
據了解,我國心臟病介入手術在近10年內急劇增長。據中國醫療外科植入專業委員會統計,2000年我國心臟介入手術的數量僅為2萬例,而到了2011年則達到40.8萬例,增長了20倍。北京、廣東、安徽等地的多名專家均承認,這一方面與現代社會心臟病發病率的急劇增長有很大關系。另一方面,過度使用心臟支架的情況在基層一定程度上存在。
“置入支架一定要掌握好指征。如果對不需要支架的患者也置入,就屬于不恰當使用或過度使用甚至濫用。”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常務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胡大一等專家表示,我國尚無關于過度醫療的研究數據,但必須正視的是,目前有一些心臟支架用于穩定性心絞痛患者,使用不恰當或過度的情況是存在的。
產品代理商以加價作為利潤——
“每一個流通環節都在加價”
一個小小的心臟支架,從出廠價的幾千元,到患者手里的一兩萬元,中間的巨大利潤究竟去了哪里?
安徽某地級市一位不愿具名的藥械代理商解釋:“出廠價已經包含了生產成本,包含了研發和合規各項成本的攤銷,包含了廠家的利潤。出廠價加上醫院的加成再加上手術費用,一個支架最多也就1萬元。多出來的1萬,那都在流通環節。”
記者了解到,很多支架生產企業不做市場,而是通過招商的方式進行。這些企業把產品銷售給一級代理,依次還有大區代理、省級代理、地級代理、個人代理,每級代理都要有一定的加價作為利潤。
據該藥械代理商介紹,一個心臟支架從生產企業到消費者手中,要經過獨家代理商、省級經銷商或地市的次區域各級經銷商、醫院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加價都在兩成左右,環節越多價格越高。“獨家代理都是很有背景的人。如果從廠家直接到醫院,保證沒這么貴。”
“醫用耗材的溢價通常是5倍,心臟支架的溢價程度最高能達到8到9倍。一個醫院能放多少個支架,數量變化不大,醫藥代表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的支架中標。所以要搞定招標的人,你懂的……”
“支架確實很賺錢,因為用的人多。支架、骨釘都是器械商的最愛,競爭很激烈。能做到大醫院里的品牌都是‘有人’的。大牌子質量差不多,大家就拼人脈。不過進口的質量還是要好些。”一名醫生說。
手術技術費還趕不上材料費——
“難道醫生技術不要體現嗎”
有人指,醫療器械進入醫院前后有一整條利益鏈,必須給醫院還有實施手術的醫生一定的回扣,這是潛規則。部分醫生表示,這個問題比較敏感,是體制、管理等多種原因造成的。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一位不愿具名的醫生認為,“醫生經常背‘看病貴’的黑鍋。例如先天性心臟病的封堵術,技術費才1000元,還需要在主刀和兩個大夫、三個助手之間分配,而封堵傘耗材的費用要1.8萬。技術不可能比不上材料的價值。”
廣東一名心臟專家表示:“醫生的技術不掙錢,做一臺手術下來,每人也就幾十塊上百塊。而支架價格高,在于其定價很高。實際上,價格是物價部門在定,不是醫院能夠定的。”
安徽省立醫院心內科主任嚴激介紹,目前安徽省立醫院的國產支架是8000多元,進口支架在1.2萬元左右,這都是省藥采中心招標的。價格都是透明的,如果有“暴利”,國家有關部門要從流通環節管理。“出廠價6000元,給病人要2萬,醫院環節存在加價15%的情況,但難道我們的技術水平不要體現?我們做這個手術是要吃射線的,對身體損傷很大。”安徽一名市級醫院心內科醫生說。
這名醫生表示,不排除個別不規范的醫院有醫生為了賺錢而故意多放支架,但病歷都是要經常抽查的。“醫生第一個考慮的還是病人的安全,絕大部分醫生沒有發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14年抗過敏藥物市場分析報告
- 下一篇:心臟支架暴利產業鏈:出廠價幾千患者買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