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零售業發展趨勢分析:便利店細分出幾種風格
2015/2/28 8:33:1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4年的中國零售業很有趣,似乎大家都對自己的主業不感興趣了,紛紛開始跨業,玩起了人家的生意。如果說2014年零售業的整合意識日漸明晰的話,那么2015年,2014年的中國零售業很有趣,似乎大家都對自己的主業不感興趣了,紛紛開始跨業,玩起了人家的生意。如果說2014年零售業的整合意識日漸明晰的話,那么2015年,將是企業多業態、業務多元整合、融合進一步發展的一年,即使保守地堅守主業,恐怕玩法也會發生改變。大賣場不再強調大而是強調精品化、科技化、便捷化的體驗;便利店不再唯7-11馬首是瞻,而是敢于大膽變革、為企業整體戰略實施服務;即使是區域中小企業,也敢操盤購物中心、商業地產;在電商下鄉的病毒式攻擊波中,實體零售在這一市場還能占得多大便宜?
大賣場趨向精品化、體驗化
任何一種零售業態都不會消亡。正在變革期的大賣場便是如此,在2015年將會出現兩方面特點。一方面是渠道下沉中的傳統大賣場業態仍會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尤其在三四線甚至是縣鎮級市場,大賣場依然有很大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在一二線以及經濟比較發達的沿海城市,大賣場業態將不得不進行升級改造,調整商品結構、賣場模塊化布局、增加休閑娛樂業態、引進科技體驗元素等,大賣場逐漸向精品化、購物中心化方向發展。
但是,大賣場也同樣面臨著許多問題和挑戰。在電商沖擊下,消費者一站式購買的習慣正在被打破,原來大賣場較有規律的周末消費高峰也在趨弱,周末更多成為家庭成員的娛樂、休閑、交際時間。這要求傳統大賣場的經營思維要進行改變。另外,大賣場大而全已經不是吸引客流的一個長項,如何為顧客精選單品、合理調整各類商品區域的營業面積,是對超市經營者的一大挑戰。
便利店細分出幾種風格
從發展趨勢來看,便利店將會向三個方向發展。第一,傳統24小時便利店,比如7-11、羅森、快客等,其目標群體為時尚的都市白領。這類便利店的核心盈利模式體現在商品與服務上,依靠供應鏈與輸出先進的管理技術贏得市場,在一二線城市有很大空間。
第二,融入更多綜合服務的社區便利店,目前典型的就是天津津工超市,其目標消費群體是圍繞社區居民的生活做文章。將便利店打造成社區消費者的生活服務平臺,一方面增加了顧客忠誠度;另外,也整合了多種業務模式,形成了模塊化的組合體。
第三,為線上線下融合做準備的線下便利網點。此類便利店是“o2o”的結合體,比如河北國大、順豐嘿客、大潤發的喜士多等。
值得一提的還有家樂福的便利店品牌easy,其比傳統便利店稍大,擁有更高端的商品與消費體驗,比較適合大都市高端消費群體。
購物中心“冰火”兩重天
從購物中心的飽和度來看,國內購物中心數量還有很大上升空間,無疑以購物中心為重要載體的商業地產開發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前景可觀。
在一線城市,購物中心依然是商業發展繁榮的重要載體。在三四線城市,也有越來越多的零售商嘗試自主開發商業地產項目來運營購物中心。可以說,購物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傳統零售商抵御電商沖擊、占領中小城市市場高地、加固市場霸主地位的重要手段。
與實體門店相比,電商的發展可以用“病毒式傳播”來形容,速度很快,是傳統零售商的拓展方式所不能相比的。這對實體零售商也是再一次提醒,要么積極參與到本地化的“o2o”大潮中分杯羹,要么只有眼睜睜看著市場份額被瓜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