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成本航空機型選擇引領“點對點”直飛
2015/3/1 8:32:32 來源:中國產業(yè)發(fā)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作為正在崛起的低成本航空市場,中國目前國內市場的主要增長點在二三線城市,在西部地區(qū)。因此,只有繼續(xù)完善“點對點”的航線網絡,開拓更多的直飛市場,才能推動新的增作為正在崛起的低成本航空市場,中國目前國內市場的主要增長點在二三線城市,在西部地區(qū)。因此,只有繼續(xù)完善“點對點”的航線網絡,開拓更多的直飛市場,才能推動新的增長,將航空市場做大。
正如中國民航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的機隊為單一的空客A320機型一樣,不久前在廣州首飛的中南地區(qū)第一家廉航九元航空所采用的機型則為清一色的波音737。單一型號的單通道飛機,讓低成本航空把住了成本控制的第一道“關”,而發(fā)展得越來越好的低成本航空市場也將用機型引發(fā)一場航空公司航線網絡的革命——更多的“點對點”直飛。
中國將進入“低成本時代”
1月26日,一則有關泰國飛鳥航空的消息稱,2月9日~4月19日,從無錫出發(fā)直飛泰國普吉和從常州出發(fā)直飛曼谷的所有包機航線停飛,受影響的旅客將多達2000多名。飛鳥航空是泰國的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從這條簡單的消息背后可以看出低成本航空市場的需求之旺盛,也可以了解旅客的需要:再小的城市也需要直飛。
據統(tǒng)計,全球低成本航空目前已經占到整個航空市場的27%左右。在從2001年至今的13年里,低成本航空占比增長了4倍,成為航空業(yè)增長的主要動力。低成本航空在北美和歐洲已經獲得了長足的發(fā)展;亞洲的低成本航空增速很快,從2005年至今已經增長了6倍,目前占亞洲總運力的24%。尤其是在東南亞市場上,諸如亞洲航空、獅航、捷星、宿務等亞洲低成本航空的主要運營商都匯集于此。
中國國內低成本航空迄今為止占比僅為7%,起點低,基數小。2014年2月,民航局下發(fā)了《民航局關于促進低成本航空發(fā)展的指導意見》,從堅持安全發(fā)展、促進快速壯大、支持靈活經營、鼓勵走出去、改善基礎環(huán)境、加強政策扶持六個方面制定了多項政策保障措施,旨在改善我國低成本航空運營環(huán)境,促進低成本航空發(fā)展。
在民航局鼓勵發(fā)展低成本航空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進入低成本市場,東航將旗下的中聯航轉型為低成本航空,西部航空、九元航空也紛紛加入其中。由此可見,中國航空市場正在進入低成本高速增長階段,從2014年開始,中國將進入“低成本時代”。
低成本航空與單一機型
我們不難發(fā)現,低成本航空在選擇機型時一定會盡量統(tǒng)一機型,并盡可能選擇市場成熟度較高的機型,尤其是以波音737系列和空客A320系列為主。迄今為止,這兩款飛機在世界各地共有超過1萬架的總量,以這兩款飛機為代表的單通道飛機依舊是市場上最高效的機型。這正是因為低成本航空對于效率與成本有著終極的追求。據統(tǒng)計,燃油消耗、機體和發(fā)動機的維修成本、起降導航以及人力成本等費用占了航空公司總運營成本的70%左右,這其中可供低成本航空發(fā)揮的余地不大,而低成本航空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要提供比行業(yè)平均水平低20%~30%的票價。
因此,低成本航空更看重飛機的利用率和燃油效率。單通道的波音737系列和空客A320系列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可靠性最高的兩款飛機。波音表示,新一代波音737NG的簽派率甚至可以達到99.7%;空客則通過6000萬架次的飛行和65億旅客表明,空客A320系列的簽派率也達到了99.7%。簽派率決定了低成本航空的飛機能夠每天比傳統(tǒng)航空公司多飛行1個~2個小時,相當于多飛一個航段。在燃油效率方面,例如波音在737MAX上采用新一代高效發(fā)動機等,進一步提高了燃油效率,據稱要比新一代波音737還高14%。除了業(yè)界領先的可靠性和燃油成本外,更低的維修成本和更遠的航程都是低成本航空愿意選擇新機型的原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國內機械工業(yè)高新技術企業(yè)500強排名:揭示行業(yè)發(fā)展新格局
- 伊利股份系統(tǒng)性開展數智化升級 加快形成奶業(yè)新質生產力
- 硫磺花灑:中國智造引領全球綠色沐浴、健康沐浴新時代。
- 深化協(xié)同創(chuàng)新|其邦門窗蒞臨CMECH希美克智能制造基地考察交流
- 長線游、縣域游、主題游等持續(xù)升溫 假期文旅市場供需兩旺
- 實景劇《跟著戚將軍打倭寇》五一在惠安崇武古城上演
- 青春與科技共舞,奔跑與數據同行——2025五四青年節(jié)福建百團接力賽
- 儀器新生命平臺:開啟中國二手科學儀器的黃金時代
- 從技術壁壘到生態(tài)服務 粵海飼料領跑行業(yè)周期
- 免簽政策持續(xù)優(yōu)化 中國游釋放更大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