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le Watch可否重塑可穿戴設備商業模式?
2015/3/14 8:33:1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在推出智能可穿戴設備Apple Watch的同時,蘋果公司還推出了全新的醫療應用ResearchKit,并內置了NFC支付芯片。業內人士指出,這種與應用場景的在推出智能可穿戴設備Apple Watch的同時,蘋果公司還推出了全新的醫療應用ResearchKit,并內置了NFC支付芯片。業內人士指出,這種與應用場景的結合是決定Apple Watch能否大賣的關鍵因素。微信、支付寶錢包成為首批支持Apple Watch的應用,大大豐富了Apple Watch在中國的應用場景
昨日凌晨,蘋果公司正式推出了智能可穿戴設備Apple Watch,隨即引發圈內各種吐槽——與此前披露相比沒有更多驚喜。不過,多位可穿戴設備廠商及供應鏈人士在接受上證報采訪時表示,Apple Watch作為iPhone的延伸為國內可穿戴設備發展提供了更好的商業思路,其中對于與醫療健康場景的結合、以及移動支付的發展都有參考價值。
商業模式示范效應
蘋果昨日發布的智能手表產品分別是Apple Watch、Apple Watch Sport和Apple Watch Edition。果殼電子軟件副總裁于海東告訴記者,相較于去年9月公布的信息,Apple Watch并沒有透露更多細節,但其對于可穿戴設備的整體思考仍值得國內廠商關注。
于海東認為,Apple Watch更多體現的是iPhone的延伸,其功能的實現高度依賴智能手機,而手表只是輕量級的硬件配置、是手機的控制器和傳感器,這和目前可穿戴設備廠商對于手表的定位大致相同,只是蘋果做得更加極致。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還推出了全新的醫療應用ResearchKit,并內置了NFC支付芯片。于海東指出,這種與應用場景的結合是決定AppleWatch能否大賣的關鍵因素�!皬尼t療和健康的角度切入、內置支付功能,足以體現出AppleWatch對于可穿戴設備定位的把握是非常準確的,而這必須與應用場景廣泛結合,支付也需要整個互聯網支付體系的配合和支撐,這是成為決定其在贏得果粉的炫酷心理之外,能否在中國消費者之間持續大賣的關鍵因素�!�
作為蘋果最為重視的市場,中國不僅沒有缺席此次首發市場,而且中國互聯網廠商的微信、支付寶錢包也成為首批支持AppleWatch的應用。這大大豐富了Apple Watch在中國的應用場景。
硬件產業鏈難爆發
受Apple Watch正式發布消息刺激,多只蘋果概念股昨日表現不俗。其中德賽電池盤中漲幅超過5%,大族激光、西南藥業等蘋果藍寶石供應概念股跳空高開。
根據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研究,受Apple Watch帶動,2015年全球智能手表總出貨量將增長511%達到2810萬臺。但Apple Watch能否帶動產業鏈共贏仍有待觀察。
德賽電池董秘王鋒向上證報記者坦言,公司確實在可穿戴設備電池業務領域關注較早、密切跟蹤,早在兩三年前就已開始投入技術和資源進入這一領域。但從近一兩年的市場反饋來看,市場的期待較高,但反映在出貨量上的占比很低,始終沒有從量上突破。但蘋果推出智能手表的榜樣作用仍不容小覷,目前公司在可穿戴設備電池業務產能利用上仍不充分,這意味著一旦市場放量,公司有在產能上迅速跟進的潛力。
此外,對于AppleWatch對于藍寶石的運用,TrendForce旗下綠能事業處LEDinside中國首席分析師王飛表示,由于藍寶石表蓋需要雙面拋光以及2.5D加工,因此對于藍寶石的厚度要求會相較其他產品來得高。LEDinside預估2015年單純就AppleWatch蓋板玻璃一項應用,將使用約3080萬毫米的藍寶石,占全球藍寶石晶棒的產出比例達18%。
據介紹,Apple Watch蓋板玻璃的主要供貨商來自于中國的藍思科技和伯爾尼光學。其中藍思科技2014年營收高達144.9億元人民幣,最大客戶就是蘋果,占比高達47.44%,并將于今日在深圳創業板正式IPO。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