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廣東省中藥材出口情況分析
2015/3/19 8:32:3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據海關統計,2014年全年,廣東省企業出口中藥材及中式成藥(以及簡稱“中藥材”)1.5萬噸,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9%;價值10億元人民幣,增長11.5%;據海關統計,2014年全年,廣東省企業出口中藥材及中式成藥(以及簡稱“中藥材”)1.5萬噸,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9%;價值10億元人民幣,增長11.5%;平均價格為每千克65.2元,上漲2.3%。其中,12月當月出口2161.3噸,劇增近2.2倍;價值1.1億元人民幣,增長1倍;平均價格為每千克52.8元,下跌35.8%。
一、2014年廣東省中藥材出口的主要特征
(一)12月單月廣東省中藥材出口量增價跌。2014年以來,廣東省中藥材出口量的震蕩幅度較大,其中一季度和三季度的出口量處于全年較低水平,四季度出口量整體為全年最高,其中10月份出口量達到2377.3噸。12月當月,廣東省企業出口中藥材2161.3噸,同比劇增近2.2倍,環比增加27.9%;平均價格為每千克52.8元,同比下跌35.8%,環比下跌16.9%。平均價格在三季度呈現較高水平,并在7月份環比驟增87.3%,達到每千克108.1元,為全年最高值。
(二)一般貿易方式出口占逾九成。2014年全年,廣東省企業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中藥材近1.5萬噸,增加9.1%,占廣東省同期出口中藥材總量(下同)的95.8%;以海關特殊監管方式出口中藥材645.4噸,增加1.7%,占4.2%。
(三)民營企業主導出口。2014年全年,廣東省民營企業出口中藥材逾1萬噸,增加15.8%,占66.1%;外商投資企業出口中藥材4119噸,減少7.4%,占26.8%;國有企業出口1091.1噸,增加23.5%,占7.1%。
(四)主要出口市場為香港、日本、東盟和馬來西亞。2014年全年,廣東省企業向香港出口中藥材9522.73噸,增加17.3%,占62%;向日本出口中藥材3402.6噸,減少2%,占22.2%;向東盟出口中藥材928.5噸,減少30.8%,占6%;向馬來西亞出口中藥材358.5噸,減少17.2%,占2.3%。
(五)未列名主要用作藥料的植物及其某部分出口占近五成。2014年全年,廣東省企業出口未列名主要用作藥料的植物及其某部分7623.6噸,增加40.1%,占49.7%;出口其他中式成藥1927噸,增加10.7%,占12.6%;出口地黃1098.4噸,減少6.1%,占7.2%;出口茯苓703.2噸,減少28.3%,占4.6%。
二、2014年中藥材出口需要關注的現象及建議
(一)多家藥企的中藥材基地建設入圍中央財政資助項目,有望逐步緩解國內藥企基地建設落后局面。依據完善《醫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確定的全國中藥材生產布局,我國按照“完善布局、突出重點”的原則集中使用扶持資金解決當前中藥材生產中的全局性、基礎性、關鍵性問題。據悉,同仁堂、華潤三九等38家上市公司的中藥材生產項目入選2014年度中藥材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利用財政手段鼓勵國內中藥材規模化生產和集約化經營,有利于提高國內中藥材生產水平,擴大生產規模,為日益增長的需求做好充足的供給準備。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最大的漢方藥制藥企業—津村藥業已先后在我國建立了70多個GAP藥材種植基地,而我國擁有GAP基地最多的中藥企業—同仁堂僅有8個,數量上差距就十分懸殊。GAP是指《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定》,規定是按國際認可的標準規范進行研發、生產和管理。GAP基地的建設是我國中藥行業完善質量標準和安全準入制度的源頭。推進我國GAP基地建設,有利于推動本土中藥產業規范化、規模化發展。
(二)英國頒布傳統草藥制品限售法令,馬來西亞擬對中藥材征收消費稅,中藥出口壁壘重重。英國藥物與保健品管理局頒布的傳統草藥制品限售法令于2014年5月1日實施。該法令規定,該國市場上的草藥制品需要通過傳統草藥注冊方案(THR),擁有其標志和認證號在可以繼續銷售。到目前為止鮮有中成藥在英國注冊成功的案例。另外,馬來西亞擬對傳統醫藥產品征收6%的消費稅,而馬來西亞是廣東省中藥材出口的一個常見的出口目標國,此舉對于中藥材出口企業來說無疑是設了一道屏障。
(三)農藥殘留事件引發國內藥企的信任危機,“中藥國際化”或將演變為“中藥材國際化”。此前,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的《藥中藥:海外市場中藥材農藥殘留檢測報告》中稱,在對美國、英國等七個國家產自中國的中藥材產品進行抽樣檢測中發現其含有多種農藥殘留,我國九大中藥品牌都有被發現問題。而面對質疑,我國的中藥企業并未及時給出回應,這將加重此次農藥殘留事件造成的危機后果。在國內中藥出口遇冷的同時,中藥材出口卻異常火爆,韓國、日本、美國等國家大批量低價購入粗加工的中藥材精加工為中成藥,攬獲巨額利潤。許多國內中藥企業呼吁了多年的“中藥國際化”或將演變成“中藥材國際化”,這意味著我國中藥出口面臨困難重重,大量潛在利潤外流,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我國中藥產業擴充海外市場的信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