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游搶占碎片時間瘋狂吸錢:揭秘手游灰色產業鏈
2015/3/19 8:33:2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搶占手機黨碎片時間的手游似乎在一夜之間遍地開花,然而生得快,死得也快。在大游戲商獨攬天下的時候,很多小團隊則生存的十分艱難,相比于端游普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搶占手機黨碎片時間的手游似乎在一夜之間遍地開花,然而生得快,死得也快。在大游戲商獨攬天下的時候,很多小團隊則生存的十分艱難,相比于端游普遍2到3年的生命周期,手游的生命周期一般是半年到2年,因而不少手游商開始利用各種手段瘋狂吸金,在還尚存的時候賺足快錢。
“暗扣”的灰色產業鏈
無聊的時候打開手機,總有幾款喜歡玩的小游戲,這些游戲在下載時基本上都打出“免費牌”,然而就在這些看似不要錢的背后,卻有不少又深又隱蔽的陷阱,等著用戶跳入。
手機無端被扣費,也稱為“暗扣”,這種現象即使曾多次被病垢但仍然屢禁不止。而造成暗扣的原則多是因為在手機下載的游戲中被植入了惡意扣費代碼。所謂惡意扣費代碼,行業內俗稱“黑碼”,即是內置在下載的游戲中,一旦出現惡意扣費代碼,不用通過用戶審核便直接扣費,且可以屏蔽掉通信運營商發送的收費提示短信,而通常一個用戶只會扣取2-4元左右的費用,所以神不知鬼不覺,如果不通過查詢電話消費記錄根本無法知道費用是何時被扣除的,可對于使用惡意代碼的公司來講,用戶數大量的累積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那這些“不懷好意”的扣費代碼是如何通過游戲進入到手機中的呢?
首先,游戲開發者從SP手中購買計費平臺,并將現成的扣費插件添加到游戲應用程序中,這一步沒有任何技術難度。第二,為了誘騙用戶下載,開發者通常都會選擇熱門游戲作為篡改對象,例如一度非常火的《植物大戰僵尸》、《捕魚達人》、《水果忍者》等等。第三,開發者把偽裝好的游戲上傳到第三方軟件應用平臺。由于安卓開放底層代碼,而且上面的第三方軟件平臺與手機論壇魚龍混雜,對軟件安全的把關力度不一,甚至有的不驗證,因而這些惡意游戲在安卓平臺上“瘋狂流竄”。
而這種方式,其實就是曾經一度被“嚴打”的SP灰色產業鏈,轉戰手游行業后的死灰復燃。
據業內人士透露,這條龐大利益鏈條從SP公司到開發者再到第三方應用市場。SP公司負責提供扣費代碼和渠道,開發者負責添加插件和推廣。當用戶通過SP渠道產生信息費后,添加插件的開發者便能拿到信息費的28%。SP公司則賺取中間差價,拿個20%,
由于傳統的SP行業因嚴打而越來越不景氣,所以一些規模較大的SP公司轉行在做吸費APP,另外,小爆還了解到,SP公司自己也會選擇一些下載量較大的知名游戲,在其中添加吸費插件后以漢化版、破解版等名義直接推向第三方市場。每當用戶下載一次,就付給第三方市場1.5元。從龐大的用戶數來看,第三方市場在利益鏈條中的收入也十分可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