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沖擊汽車行業 4S模式會被顛覆嗎?
2015/3/23 11:27:3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不僅有利于傳統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
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不僅有利于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還在不斷催生新的業態、創造新的模式。出行、修車、家政等領域,“互聯網+”正引發創新熱潮,越來越多的新型業態涌現。傳統的加工制造,在“互聯網+”的推動下,也探索著新的制造模式,向價值鏈高端升級。
“互聯網+”加出的新業態、新模式,未來空間有多大?對傳統制造業的影響有多深?獲得進一步的發展還需要跨越哪些坎兒?本版推出系列報道,就此展開探討。
后市場O2O戳中車主痛點
——更方便、更便宜,向部分4S店“小病大修”說“不”
“原價99元,特惠價19元體驗發動機艙德式清洗……”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在曬上門保養愛車的視頻,北京的晏先生也通過微信公共服務號預約了摩卡i車的上門服務。
一天后,按照預約時間,一輛工作車出現在晏先生車旁。借助專業工具,僅用40分鐘,發動機艙里的塵土和油泥便被清洗得一干二凈。“師傅工作非常細致,而且流程透明,同樣的服務在4S店大概要兩三百元。”第一次體驗上門保養的晏先生很滿意。
與晏先生不同,王先生最近有點煩。他的愛車左前轉向燈故障。為節省去4S店送修的時間,他上網搜尋了已經拿到A輪融資的幾家O2O服務提供商。可是,花了一個多小時,下載APP、咨詢在線客服……逐個比對后,他沮喪地發現,就這么個小毛病,居然沒有一家能夠提供上門維修服務。
“要么是上門套餐式保養,要么是預約到店洗車,要么是預約4S店維修,要么是專業的鈑噴服務。”王先生說,從網上查到的各種洗車、養車、修車O2O琳瑯滿目,許多服務確實比4S店便宜、方便,可真正戳中他痛點的還不夠多。
那么,面對當今以4S店、連鎖快修店、路邊維修店構成的汽車維修保養體系,車主們的痛點究竟是什么呢?
相信看過今年央視“3·15”晚會的人,一定對4S店“小病大修”印象深刻。其實,服務不透明、店家誠信體系缺失、價格高企、質量難以保證、耗費時間都是養車與維修領域消費者的痛點,其中,前四項都與“信息不對稱”相關。而以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為基礎的“互聯網+”,就是要對長期封閉、信息不對稱、價格不透明的傳統汽車售后服務體系進行顛覆和改造。
統計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64億輛,其中家用汽車1.3億輛。業內保守估計,包含金融、保險、養護、維修及配件、汽車文化、汽車運動、二手車、汽車租賃行業的國內汽車后市場年營收規模已達6000億元,今年將達到7000億元。
面對這片潛力巨大、商機無限的新藍海,去年以來,洗車、養車、維修等汽車后市場O2O創業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興起。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8月以來,養車點點、e保養、有壹手等至少十幾家商業模式清晰并形成一定規模的O2O企業,相繼獲得天使輪或A輪融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