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4.0:中國工程機械任重道遠
2015/3/25 8:32:2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為推動我國制造業向強國邁進,剛剛落幕的兩會對此進行了重點規劃,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規劃,提出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為推動我國制造業向強國邁進,剛剛落幕的兩會對此進行了重點規劃,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規劃,提出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作為中國制造業重要的一員,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過程中,同樣擔負著重要的責任與作用,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正奮起直追,向高端制造大步邁進。
低起點 高邁進
眾所周知,中國高端產品一直被國外品牌所壟斷,卡特彼勒、小松、斗山等耳熟能詳的產品皆為外國品牌,并在中國工程機械市場咱有半壁江山。近幾年,中國工業在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得到了飛速發展,但與國外依舊相差甚遠,工業基礎落后的后發劣勢并非短時間內能夠彌補。
在此背景下,中國制造業依舊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20多年前,中國在全球制造業產出中占比不足3%,如今份額已近1/4。全球近80%的空調、70%的手機以及60%的鞋類都是“中國制造”。
而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亦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以具有代表性的挖掘機為例,在2010年之前,國產品牌挖掘機銷量占據中國挖掘機銷量不足30%,曾一度不足20%,而近幾年,隨著三一、山東臨工、柳工等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挖掘機業務的迅速崛起,已經成功打破外資品牌壟斷,穩穩占據了超過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最多時甚至達到了40%以上。而在推土機、裝載機兩個領域,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更是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
在“2014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排行榜”上,中國11家企業上榜。前10強企業中,3家中國企業徐工集團、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分 別位居第7位、第9位和第10位。其中,作為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龍頭的徐工,實現年出口萬臺主機到173個國家和地區,不僅在南美、東南亞、中東、中亞、中 東歐等主要發展中國家地區市場占有率持續位居全球行業前3位,對發達國家市場的拓展布局也在不斷加快,在美國、加拿大、日本已實現小批量主機的突破性進 入。
技術革新 實現質變飛越
我國制造業整體自主研發設計能力薄弱,先進制造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水平低,大部分工業行業的關鍵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依賴于發達國家的 公司提供的核心技術及關鍵零部件,常常被“卡脖子”,困擾著企業發展。對此,眾多中國制造企業開始在技術上實現突圍,通過購買技術、并購等手段獲取核心技 術,正在逐漸縮短與國外產品的技術差距。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從20世紀幾乎全部依賴于進口滿足生產需求,到如今中國成為工程機械第一制造大國,在技術升級方面困難重重。一方面,行業經歷 了仿制—引進技術—消化吸收—自主創新的不同階段,逐漸擁有了自己的技術儲備,生產的產品品質得到了迅速提升。另一方面,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通過布局國際 化,采用并購等手段,引進了國外先進的制造技術,獲得了空前成功。
如今中國工程機械通過不斷的進行技術研發,在核心技術上與國際品牌的差距逐步縮小。與此同時,國內企業通過不斷的并購行業頂尖企業,實現西為中用,從而達到技術上的飛越。著名的三一重工收購全球混凝土機械巨頭德國普茨邁斯特公司就是典型案例。而這種收購案例比比皆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