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2015年度國內玉米產量2.15億噸
2015/3/26 8:34:2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近日,玉米及淀粉期貨在前期快節奏拉升后進入高位整理平臺。臨儲一度改變了玉米市場原本運行軌跡,但玉米需求不樂觀、進口增加,玉米淀粉開工率變化等矛盾依然存在,主導近日,玉米及淀粉期貨在前期快節奏拉升后進入高位整理平臺。臨儲一度改變了玉米市場原本運行軌跡,但玉米需求不樂觀、進口增加,玉米淀粉開工率變化等矛盾依然存在,主導玉米及淀粉市場運行節奏的主要邏輯也在悄悄發生變化。
2014年底以來,玉米價格經歷了一場轉折明顯的悲喜劇。方正中期玉米研究員王曉囡表示,其背后邏輯為東北地區臨儲收購快速增加擾亂了市場供應充裕的預期。
數據顯示,2014/2015年度國內玉米產量2.15億噸,消費量2.16億噸,期末庫存7922萬噸,庫存消費比36.68%。
“照此節奏,四月底臨儲結束時,收購總量有望超過去年1000萬噸。大量優質糧源進入臨儲,逐漸改變了原來市場供需結構和市場參與者心態。”魯證期貨農產品研究員李振強表示。
“大量玉米流入臨儲庫存,導致現貨市場供應快速減少,市場情緒逐漸由悲觀轉向樂觀,貿易商采購較為積極,并且在現貨糧源逐漸見底,霉變玉米增加,供應形勢憂慮情緒加重的情況下,推漲玉米價格強勢上行,前期玉米期貨價格已經有所體現。”王曉囡表示,持續高位整理后盡管面臨技術性調整的需求,但現貨價格走高,基差擴大限制了玉米期價的回調空間。
在玉米價格上行過程中,玉米淀粉價格也受成本支撐一路抬升。有企業人士表示,目前山東地區每噸淀粉利潤高達300元左右,東北地區也達到100元/噸水平,在產能過剩大背景下,這種盈利水平屬于罕見。
就目前而言,王曉囡認為,大量玉米入庫,在新玉米上市前期,特別是二季度至三季度供應青黃不接時期,價格走勢易漲難跌。不過,盡管市場普遍存在濃厚的看漲情緒,也需要注意到潛在的風險。“下游需求方面,目前生豬存欄持續調弱,深加工企業開工率不高,玉米需求相對疲弱;進口方面,2015年轉基因玉米進口限令放開之后,玉米進口價格優勢明顯的情況下,后期進口數量或將有所增加,而近年來玉米替代品種高粱等作物進口量放大也將對玉米需求產生抑制。”
分析人士認為,上述利空因素在近日玉米期貨1509合約中已經有所體現,導致了玉米期價下跌,而淀粉價格在產能過剩及價格大幅上漲的背景下,則積累了更多回調風險。
銀河期貨產業客戶總部助理總經理郭云峰表示,玉米占據玉米淀粉成本的絕大部分,受宏觀經濟低迷影響,淀粉下游需求并無起色,而國家玉米臨儲量不斷創新高推動玉米收購價格大漲,最終傳導至終端淀粉價格快速上漲,目前山東地區開工率在6成,東北地區在4成,若價格上漲推動開工率提升,供應量增加而下游未必能夠消化,這將對價格形成相當大壓力。“上周開始山東地區淀粉市場價格雖然出現拉漲,但成交情況并不是很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