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能源系統與能源互聯網系統區別一覽
2015/3/27 8:33:1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智能電網的C端——互聯網化信息系統智能電網或者能源互聯網系統與傳統能源系統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能夠建立一個基于能源使用信息的、將所有用戶端和供給端連接起來的智能電網的C端——互聯網化信息系統
智能電網或者能源互聯網系統與傳統能源系統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能夠建立一個基于能源使用信息的、將所有用戶端和供給端連接起來的互聯網信息系統。
傳統能源系統
供給端方面,雖然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并對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替代,但受制于天氣因素,風電、光伏等能源存在供給的不確定性。
需求端方面,在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經濟景氣程度中,用戶對于電力的需求也千差萬別。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能源系統不得不產出更多的電力,以隨時滿足用戶的需求。從資源集約和使用效率的角度來看,傳統的能源模式必須得到改變。
能源互聯網系統
供給端方面,能源互聯網采用分布式能源采集系統,充分采集散落在地球各個角落的哪怕是十分微小的可再生能源,再通過存儲技術將這些間歇式能源存儲起來。需求端方面,智能終端通過采集每一個終端用戶(包括家用電器、汽車充電樁、工廠大型機器設備、商用照明等等)的用電數據,對終端用戶的具體行為習慣進行分析,測算出在每個不同終端用戶在不同情況下的用電情況。CPS系統,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Systems)將供給端的生產者、調度者以及經銷商和需求端的終端用戶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基于數據分析的自動化、智能化能源系統。
但是從智能電網的C端來說,大量用戶端互聯網信息采集系統的布局仍然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目前階段智能電表的更換則打響了智能電網C端的第一槍。近期國家電網公司在2015年智能電網規劃中要求組織開展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安裝智能電能表6060萬只。
未來隨著智能電網在C端建設的不斷推進,以及居民處于用電安全和節能環保的考慮,智能電表的更換將很快成為剛需。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目前我國平均每戶家庭3.1人左右,按照2014年13.67總人口的統計計算,我國大約共有4.41億戶家庭,也就是說在智能電表滲透率快速提高的情況下,這4.41戶家庭都將成為智能電表更換的需求方。智能電表在普及和更新的過程中,市場空間有望超過4億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