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2月新疆甘草進口情況報告分析
2015/3/31 8:32: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據海關統計,2015年1-2月新疆口岸進口甘草0.3萬噸,較去年同期(下同)減少58.4%,價值1988萬元人民幣,下降64.7%,進口平均價格7716元/噸據海關統計,2015年1-2月新疆口岸進口甘草0.3萬噸,較去年同期(下同)減少58.4%,價值1988萬元人民幣,下降64.7%,進口平均價格7716元/噸,下跌15.2%。
一、2015年1-2月新疆口岸進口甘草主要特點
(一)進口量持續下滑,均價波動下行。2月份新疆口岸進口甘草0.3萬噸,減少58.4%,價值903萬元,下降49.4%,平均價格7086.6元/噸,下跌23%,環比下跌14.9%。2015年初甘草進口量逐步下滑,平均價格呈現波動中下跌的態勢,自去年下半年開始甘草平均價格低位運行并持續下跌。
(二)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大幅下降。1-2月新疆口岸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1473萬元,同比下降9.5%,占同期新疆口岸甘草進口總額的(下同)74.1%;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146萬元,下降93.7%,占7.3%;以邊境小額方式進口217萬元,下降61.6%,占10.9%。同期,有少量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物流貨物貿易方式進口。
(三)國有企業占主導。1-2月國有企業進口1362萬元,下降40.7%,占68.5%;民營企業進口甘草627萬元,下降81.2%,占31.5%。
(四)甘草貿易國均呈下滑趨勢。1-2月新疆口岸自哈薩克斯坦進口甘草1031萬元,下降44.4%,占51.9%;自烏茲別克斯坦進口742萬元,下降44%,占37.3%;自阿富汗進口甘草189萬元,下降85.2%,占9.5%。同期,新疆口岸自吉爾吉斯斯坦也有少量進口。
(五)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為主要進口口岸。1-2月自阿拉山口口岸進口930萬元,下降74.7%,自霍爾果斯口岸進口甘草1031萬元,下降44.4%,上述兩個口岸進口甘草值占甘草進口總值的98.6%;同期,自吐爾尕特口岸有少量進口。
二、當前新疆口岸甘草進口值得關注的問題及相關建議
(一)國內甘草企業的甘草制品存量大,銷售受阻,致使甘草的進口量下降。據了解,國內甘草進口及加工企業的甘草制品存量較大,囤貨增多,甘草制品出口價格下跌,制品出口受阻,因而甘草企業均持觀望態度,進口謹慎,部分甘草企業表示該狀態恐將持續1-2年,因此甘草進口量大幅下跌。
(二)甘草產業升級亟待提高。甘草資源稀缺,人工甘草有效成分含量低,藥材質量評價體系不健全,栽培技術不完善,都制約著甘草人工種植產業發展。盡管我國人工種植甘草在很多關鍵技術上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但仍存在很多問題,野生甘草種子資源越來越少,采集量也越來越少,并且農藥、技術、管理等方面的資金需求量大。另一方面,目前涉及植物提取物的新興產業迅速升溫,企業廝殺激烈,因此呈現的三大特點亟待關注,一是原料類產品出口應加強規范,二是原料類企業期待轉型升級,三是部分企業不滿足于從事簡單生產而成為國外高價保健品的原料供應商。
為此建議:一是目前甘草資源問題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開發人工種植甘草仍為最緊迫的課題,政府、企業人員可以積極向國內外先進技術學習,走出去引進來;二是政府可組織有效的培訓課程,讓企業學習更先進的培育技術,開拓眼界,了解國外企業更完善的產業鏈及研發項目。三是政府給予政策扶持,對甘草產業在資金、技術、管理等層面加大扶持力度,提升企業競爭力,努力在國際市場上爭得主動權。四是新疆甘草加工貿易份額逐步擴大,成為份額最大的貿易方式,政府應制定并細化涉及加工貿易增值環節管理和政策鼓勵,落實信貸、融資等政策,扶持中小企業與加工貿易的配套,實現產業鏈的延伸。五是自哈薩克斯坦進口的甘草比重上升,應建立與哈薩克斯坦等國的甘草貿易便利通道,鼓勵甘草進口,提升通關速度,擴大擁有國際甘草資源的比重,搶占先機;六是加工貿易方式進口的甘草逐步成為甘草進口的主要貿易方式,新疆應充分利用地緣優勢、資源優勢和甘草加工的傳統優勢,抓住機遇,制定優惠政策、培育良好環境,承接內地加工貿易轉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