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北京汽車市場分析:陣痛中走向變革
2015/3/31 8:33: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陣痛?變革?京城汽車流通業寒意依舊,嚴峻現狀下或現拐點暖冬過后,春意漸濃。對于多數人來說,過去的這個冬天以及正在度過的這個春天,都格外溫暖。但對于京城經銷商而陣痛?變革?
京城汽車流通業寒意依舊,嚴峻現狀下或現拐點
暖冬過后,春意漸濃。對于多數人來說,過去的這個冬天以及正在度過的這個春天,都格外溫暖。但對于京城經銷商而言,去年至今所經受的寒意,要比北京限購政策剛剛頒布時更甚。
彼時,限購政策頒布,新車銷量大幅下滑,多數車商尚能依賴售后服務維持利潤。而今,后市場的利潤已不足以彌補新車價格倒掛以及庫存高企所帶來的虧損,自身還面對著諸多對手的虎視眈眈。同時,人才問題正在成為多數經銷商所面臨的嚴峻現狀;用人成本不斷增長的同時,更令人擔憂的是人才缺失。
這到底是陣痛,還是變革的開始?
1、利空集中,銷量難振
“新增資源急劇減少,沖淡了車市人氣氛圍”
“擔憂的還在后頭”
近日,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2月北京新車交易87800輛,同比下降8.16%。這一數據,在多數京城經銷商們看來,是在意料之中的。“畢竟有春節假期的影響,數據變化跟去年同期相比并不算大。”位于北京城北的一位東風悅達起亞4S店負責人如是說。
如此看來,今年的京城車市似乎開了好頭。實則不然,經銷商們的擔憂是在后頭。“因為春節影響,一季度是非正常市場狀態,車市一年的市場走向,要從第二季度開始看。”上述東風悅達起亞經銷商告訴記者,經銷商們之所以擔憂,是因為今年北京汽車市場仍然面臨諸多利空因素影響,比如普通小客車配置指標的再次縮減,又比如政策取消了對二手車置換更新的補貼。
去年,北京市搖號指標政策再次作出調整,全年普通小客車指標減少至13萬輛,同時搖號周期由一個月一搖改為了兩個月一搖。如此一來,對于經銷商而言,購買力兩個月才能得到一次釋放,一段時間內的有效客戶量也更為有限,很難起到提振銷量的作用。“新增資源急劇減少,沖淡了車市人氣氛圍。”亞市交易市場中心副總經理顏景輝表示。亞市的數據顯示,2014年北京市場共交易新車541500輛,同比下滑7.04%,這是繼2013年后,北京車市新車銷量再次滑坡。
以廢、以舊換新畢竟有限
今年,普通小客車指標將再減1萬輛,“去年上半年,新車銷量還能依賴2013年遺留的部分指標客戶,今年則沒有了。”一位別克4S店銷售經理表示,如今4S店只能將新車銷售更多寄希望于置換客戶。
然而,依賴舊車置換來拉動新車銷量的經銷商們,也在面臨置換環節出現的新變化。“前幾年已經有大批舊車通過置換消化了,現在二手車外遷日漸受阻,以舊換新補貼的取消,都使得以舊換新的比例有所下滑。”一汽大眾某經銷商負責人告訴記者,與之相反,去年以來以廢換新的比例則在提升。“一來政府正在加大對以廢換新的補貼力度,鼓勵更多消費者直接選擇報廢淘汰老舊車。”該負責人認為,更重要的原因是如今消費者的消費理念不同了,消費水平也在不斷升級,車不好外遷,就干脆選擇報廢。北京市老舊車淘汰更新平臺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通過的淘汰審核申請中,報廢車所占比例由去年同期的37%提高到今年的80%。
“但可供淘汰更新的老舊車畢竟增量有限,搖號指標也在縮減,無論如何營銷,銷量還是難有起色。”京城一家廣汽本田4S店總經理坦言,2013年至今,該店月均銷量已經相比以往下滑了30%。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