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已在11個部門達成意見共識
2015/5/5 8:32:4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國家衛計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表示,國家將盡快對規劃予以落實,以期為精神障礙患者創立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這幾年我們為很多精神專科醫院建成了新的門診和住院樓,但現國家衛計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表示,國家將盡快對規劃予以落實,以期為精神障礙患者創立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這幾年我們為很多精神專科醫院建成了新的門診和住院樓,但現在看來,由于沒有足夠的醫生和護士,很多樓只能空著。"國家衛計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在接受健康界專訪時無奈地說。"社會對精神障礙患者的寬容度還不夠,對精神障礙患者的歧視還廣泛地存在,對于越來越常見的一些精神障礙疾病的識別和就醫率還偏低。"4月25日,在2015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第十一屆年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王斌在發言中向健康界指出,這些問題的解決有賴于全面提升社會對于精神衛生工作的認識,有賴于全體行業人員的共同努力。王斌透露,《"十三五"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已在11個部門達成意見共識,國家將盡快對規劃予以落實,以期為精神障礙患者創立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事實上,2013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正式實施。法規的實施,使精神障礙患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了進一步的保障,但現實的困境依然不容樂觀。2015年4月25日,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年會在河南召開。會上,王斌透露:《"十三五"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已在11個部門達成意見共識,國家將盡快對規劃予以落實,以期為精神障礙患者創立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成績
自從2013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從《精神衛生法》實施以來,我國精神衛生工作正式走上了法制化管理軌道,法律對政府責任、精神疾病預防、治療、康復和保障等內容都做了規定。"被精神病"和將非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強制入院治療的做法被法律明令禁止,精神障礙的診斷、治療、住院、出院等都有了嚴格的法定程序。患者的人格尊嚴、人身和財產安全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事實上,早在《精神衛生法》頒布實施以前,我國已實施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治療的工作項目。始建于2004年的"686項目"是由原衛生部牽頭,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的"中央補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項目"。據王斌介紹,截至2014年,該項目已獲得4.8億元的資金支持。《精神衛生法》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出臺的。新法出臺后,全國通過培訓基層人員,不斷地加強患者的社區的隨訪工作力度,因此被主動發現患者的人數是越來越多。及時治療、社區管理、防治結合的工作模式在全國已基本逐步形成。
眾所周知,我國專科精神衛生機構不足,部分綜合醫院沒有設立精神科,部分地區的這不僅給綜合醫院在其他軀體疾病的診療上帶來困難,也使很多精神障礙患者難以及時得到科學的診療。因此,推動完善專業精神衛生機構以及在綜合醫院建立精神科是國家衛計委重點督導的工作。王斌透露,最近兩年,我國一直推動在有條件的綜合醫院縣醫院設立精神科來方便患者的就醫,局部地區這些精神科的建立從無到有,從能力弱到能力強,實現了快速跨越式發展。
精神科病床數量少,短期導致很多患者住院難。為此,我國全面加強了精神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在政府財政的支持下,從2010年到2013年,我國總共改擴建了549所省級、地市級精神衛生專業機構,。數據顯示,近5年來,我國增加了4萬余張精神科病床數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隨著服務能力的提升,全國還從201009年開始建立嚴重精神障礙信息系統,該系統為主動發現并病人,實現專業機構和社區機構無縫隙隨訪提供了重要條件。截至2014年底,全國累計管理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已經達到了437.5萬人,各地逐步實現患者在家就能得到社區人員上門隨訪的服務。不僅如此,從今年1月1日開始,信息系統還進行了升級,實現對全國患者信息的實時查詢。
不足
盡管在法制建設提速的前提下,精神障礙患者的合法權利得到進一步保障,但在實際工作現實中,仍存在精神科醫生和護士執業風險難以保障,法律規定籠統模糊、監護人監護不力等問題。王斌坦言,精神衛生工作面臨著很多的挑戰,"社會經濟發展得很快,但是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還沒有適應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可以看到的是,目前精神衛生服務的提供與病人的需求與快速發展的社會需要仍然有很大距離。"王斌說,自己在調研時發現,無論是經濟發達地區還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最突出的問題是缺少精神專科醫生,由于缺乏人力的保障,很多患者的救治存在一定困難。
"這幾年我們為很多精神專科醫院建成了新的門診和住院樓,我們希望新建的大樓能盡快接收患者,為他們提供服務,但現在看來,由于沒有足夠的醫生和護士,很多樓只能空著。"王斌說。與此同時,全社會對精神障礙患者的寬容度也不夠,對患者的歧視現象仍然廣泛存在,百姓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認知還很低,對包括焦慮、抑郁等常見精神障礙的識別和就醫率也不高。這些問題都有賴于全體行業從業人員以及相關部門共同努力來解決。
展望
不可否認的是,如何在"十三五"期間,讓精神衛生網絡服務體系得到進一步的加強,使精神專科能力大幅提升,都是擺在政策制定者面前需要研究的問題。
王斌表示,目前的重點工作是落實《2015到2020年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此項規劃已經在11個部門達成共識并上報給國務院,爭取盡快出臺。針對在《精神衛生法》實施后,醫療機構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國家衛計委將進行實地調研并梳理,包括患者的診療、收治以及保障強制治療等,未來會通過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完善等方式,讓服務更加規范。
今年在精神衛生防治體系建設的另一個重點是包括構建患者社區康復在內的體系的綜合管理服務試點。目前,試點工作已由國家衛計委\中央綜治辦、公安部、人保部、民政部、中國殘聯等、衛計委6個部門聯合印發文件。通過啟動試點,力爭探索出一條針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預防、管理、康復服務模式,并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向全國推廣。在試點中,要加強為解決個別地區出現各部門之間不協同問題,相關部門的協同合作,在試點地區要未來將把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建立在鄉、街道這一級別,預計到2020年,協同機制要覆蓋75%的街道和鄉鎮。
今年是《精神衛生法》頒布實施兩周年,衛計委要加強精神衛生的宣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強對《精神衛生法》執行的檢查,尤其重點檢查相關部門履行精神衛生工作的職責和有關服務實施,進一步推動法律的落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