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資品牌汽車價格跳水 自主品牌挑戰升級
2015/5/14 8:33:2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在接二連三的人事調整的同時,車市降價的大潮也正此起彼伏地進行著。在上海大眾、北京現代以及長安福特等相繼以各種形式宣布下調價格后,原本曾表示對調價要“非常謹慎”在接二連三的人事調整的同時,車市降價的大潮也正此起彼伏地進行著。
在上海大眾、北京現代以及長安福特等相繼以各種形式宣布下調價格后,原本曾表示對調價要“非常謹慎”的上海通用也坐不住了。5月12日,上海通用宣布對旗下11個主力產品系列共計40款車型的全國市場零售指導價進行全面下調,調整幅度從1萬元~5.39萬元不等。
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雖然上述多家車企車型價格的下調幅度可能并不如市場終端優惠的力度大,但對車企自身以及整體市場競爭格局的影響卻非常關鍵。“打價格戰是很危險的事情。”上海通用汽車總經理王永清舉了個例子,“如果說一個車型剛剛引進的時候是30萬,到最后一年成交價壓到25萬,客戶的心中就記住了,你這個車就值25萬,你下一代出來再想回到30萬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打得起價格戰,你也把你的品牌和產品檔次給拉低了。”
“不僅如此,一家企業的產品價格調整還將影響競品品牌的產品定價和市場價格動態調整。”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認為,此輪主流合資品牌的集體價格調整或將從整體上拉動車市價格體系進一步下移。
在汽車分析師張志勇看來,這將為整車廠商在供應商管理以及精益化生產方面帶來更大的挑戰,而對于在成本管理上并不那么擅長的自主品牌來說,可能會面臨更大壓力。
雙重壓力撬動價格
“由于目前很多整車廠商給到協會的數據都是批銷數據,所以表面上看起來車市還是在微弱增長的,事實上你去看很多品牌,包括豪華車品牌,其實終端成交量或者說上牌量和對外發布的量是有很大差距的,多出來的部分基本上都壓在經銷商的庫里。”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來自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雖然4月市場總需求和平均日銷量環比3月有一定上升,但當月庫存預警指數為60.5%,環比上升7個百分點,依然處于警戒線水平以上。
種種跡象表明,車市“新常態”到來的速度似乎比業內人士預計的要更快。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7.97萬輛和199.45萬輛,環比下降8.9%和11%;產量同比增長0.6%,銷量下降0.5%。1~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28.08萬輛和814.48萬輛,同期分別僅增長4.1%和2.8%。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