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鋼材價格預測:年內將會觸底回升?
2015/5/15 8:32:3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一段時期以來,由于供大于求和成本支撐力度減弱,中國鋼材價格持續跌落。展望今后鋼材行情走向,預計短時期內供大于求局面難以改觀,新的礦山減稅政策反而開辟價格新的跌一段時期以來,由于供大于求和成本支撐力度減弱,中國鋼材價格持續跌落。展望今后鋼材行情走向,預計短時期內供大于求局面難以改觀,新的礦山減稅政策反而開辟價格新的跌落空間,因此鋼材價格低迷局面將會持續。如果已批復投資項目能夠全面開工,各級政府真的鐵腕環保,以及市場機制對于落后產能釋放的產生抑制作用,達到一個臨界點后,年內鋼材價格將會觸底回升。
一、新政策開辟鋼價跌落新空間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鋼材價格持續跌落,其中上海螺紋鋼主力合約價格由5000元/噸高位逼近2000元/噸,降幅在6成左右,其它品種鋼材價格也有較大幅度下降。分析鋼材價格持續跌落的主要因素:一是市場關系供大于求,競爭壓力迫使鋼鐵企業以所能承受的最低價格銷售,甚至以低于成本價格出售,即所謂寧愿虧損也不丟掉市場。二是鋼材成本支撐力度不斷減弱,尤其是進口鐵礦石價格高臺跳水,帶動國內礦石、焦炭等重要冶煉原料價格一起下跌,不斷為鋼材價格跌落提供空間。而整體市場供大于求又使得成本降低對于價格的跌落效應充分釋放。
目前來看,競爭壓力迫使鋼鐵企業盡可能生產,鋼材市場供大于求局面短時期內難以根本扭轉,至多只是有所改善。另一方面,近期所出臺的一些政策措施,如金融機構降息、調整電價、企業減負等,當然可以穩定經濟增長,對于經濟全局十分有利,但具體到鋼鐵和礦山行業,卻因為企業生產成本下降,客觀上開辟了鐵礦石和鋼材價格跌落新空間。比如最新出臺的國內鐵礦石礦山企業減稅政策,以及其它一些降低企業成本的舉措,也都會產生相似效果,致使鋼鐵企業對于低價格的承受能力有所增強。
不僅如此,因為國內礦山企業資源稅負減輕,國內礦石供應未能按照預期減少,相應增加了世界礦業巨頭的降價沖動,企圖以此來打擊競爭對手,擠占更多市場份額,保證所增產鐵礦石的順暢銷售。據有關資料,國內礦山企業資源稅負減少以后,普氏鐵礦石價格指數隨之出現一輪新的下降,國際市場鐵礦石價格已經跌破60美元/噸關口。由于力拓和必和必拓的礦石生產成本較低,盡管鐵礦石價格出現暴跌,兩家公司依然盈利,因此具備繼續降價打擊競爭對手的優勢條件。
由此可見,新近出臺的資源稅減少等措施,不僅難以成為國內礦山救命稻草,反而延長低迷價格“痛苦期”,甚至引發鐵礦石價格更大幅度跌落。近段時期國內外鐵礦石市場價格的又一輪下降,反映了這一趨勢。
鐵礦石價格從來都構成國內鋼材價格的主要成本要素,由于鐵礦石價格進一步下降,也就開辟了國內鋼材價格新的跌落空間。這也就是為什么有關部門宣布對國內鐵礦石企業減稅后,馬上引發了鋼材價格跌落。事與愿違,減稅使得國內鐵礦石企業雪上加霜,并對鋼材市場形成下行拖累,這可能是國內主管部門始料不及的。
二、年內鋼材價格能否回升的關鍵所在
展望鋼材市場后市,鋼材價格能否回升?關鍵取決于兩點:首先是前一階段已經批復的投資項目能否全面開工。據粗略計算,目前已經批復的基礎設施投資項目達到數萬億元,僅各地方“一帶一路”擬建、在建基礎設施規模已經達到1.04萬億元人民幣,僅2015年將拉動投資規模或達4000億元。如果這些項目能夠在近期內全面開工,勢必相應增加鋼材需求。根據中國以往經驗,每億元(人民幣)的固定資產投資需要消耗2000噸鋼材,而高速鐵路、港口、油氣輸送管線、電力工程等單位耗鋼強度亦明顯高于一般固定資產投資。據此估算,如果未來國內各省市“一帶一路”基礎設施規模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需要消耗鋼材超過2000萬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