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省出臺政策措施支持苗藥發展 扶持苗藥做大市場
2015/5/23 8:32:2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近日,貴州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支持苗藥做大做強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鞏固發揮貴州省苗藥特色優勢,支持苗藥產業加快發展。中藥大健康中藥材中藥大健近日,貴州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支持苗藥做大做強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鞏固發揮貴州省苗藥特色優勢,支持苗藥產業加快發展。
《通知》提出,全力爭取苗藥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將“進藥典、明身份”作為當前貴州省苗藥產業發展壯大的第一要務,積極對接國家相關部委,對照國家藥典委員會有關標準,制定工作計劃,列出苗藥以民族藥身份進入中國藥典的“任務單”和“進度表”,支持和幫扶企業提高藥品質量標準,力爭中國藥典盡快對苗藥的民族藥身份給予明確,力爭貴州省更多苗藥品種進入中國藥典。
附: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支持苗藥做大做強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黔府辦發〔2015〕19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各縣(市、區、特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苗藥是苗族同胞長期以來與艱苦自然環境、各類疾病、傷害不屈斗爭的智慧結晶。我省是全國苗族人口聚集最多的省份,做大做強苗藥,既是傳承苗族文化的客觀需要,也是加快我省以大健康為目標的醫藥養生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為鞏固發揮我省苗藥特色優勢,支持苗藥產業加快發展,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全力爭取苗藥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將“進藥典、明身份”作為當前我省苗藥產業發展壯大的第一要務,充分借鑒藏藥、維藥、蒙藥等民族藥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中國藥典)的成功經驗,積極對接國家相關部委,對照國家藥典委員會有關標準,制定工作計劃,列出苗藥以民族藥身份進入中國藥典的“任務單”和“進度表”,支持和幫扶企業提高藥品質量標準,力爭中國藥典盡快對苗藥的民族藥身份給予明確,力爭我省更多苗藥品種進入中國藥典。(牽頭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任單位:省民宗委、省科技廳、省衛生計生委、省教育廳)
二、夯實苗醫藥理論基礎
(1)在貴陽中醫學院既有基礎上,整合黔東南州民族醫藥研究院等省內苗醫藥理論研究力量,2016年前組建省苗醫藥研究院(在三個自治州和基礎條件較好的苗族自治縣設立分院),組織力量深入開展苗醫藥資源普查,建立“苗醫藥基礎理論庫”和“貴州苗藥藥材、產品資源數據庫”,推出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和實用性的理論研究成果。(2)大力鼓勵高校、科研單位、醫療機構和企業技術中心開展苗醫藥理論研究。(3)對苗醫藥領域常用藥物圖譜、教科書、理論書籍、學術刊物的出版發行,省有關部門要加強指導,及時審批。(牽頭單位:省科技廳;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民宗委、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貴州大學、貴陽中醫學院、貴州醫科大學、遵義醫學院、貴州理工學院)
三、建好苗藥種植基地
(1)根據苗藥主要藥材分布、資源量和生物學特征,年內編制出臺我省苗藥藥材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專項規劃,制定我省苗藥藥材重點發展品種目錄、瀕危保護品種目錄和苗藥藥材重點種植基地目錄。加快建立健全苗藥藥材種植標準體系。(2)統籌整合扶貧、農業、林業、科技、土地等領域有關專項資金和支持政策,集中力量扶持苗藥藥材重點種植基地加快發展。(3)鼓勵引導有實力的醫藥企業開展苗藥藥材瀕危保護品種的人工種植技術研究,在藥材主產區建設集約化、規模化的苗藥藥材種植基地。(4)加快推進我省苗藥藥材種質資源庫和種質資源圃建設,確保苗藥藥材種植的可持續發展。(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省扶貧辦;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林業廳、省農委、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
四、打造苗藥現代物流
(1)年內制定出臺我省醫藥物流發展規劃,力爭2017年底前,基本形成高效、快捷、便民的現代醫藥流通體系。(2)著力推進貴陽市綜合性現代醫藥物流園、遵義市醫藥產品交易市場、龍里西南藥都、碧江武陵山現代醫藥物流園、凱里苗藥之都現代醫藥物流園等大型醫藥物流園區建設,實現物流倉儲、電子商務、展示交易、金融服務等功能一體化。(3)加快打造凱里、大方、綏陽、黎平、施秉等具有一定規模的藥材產地市場,切實減少藥材交易中間環節,降低企業流通費用,保障藥材質量安全。(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扶貧辦、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廳、省商務廳、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
五、培育苗藥骨干企業
(1)緊盯全國藥品交易會、中國中藥博覽會、中國醫藥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等醫藥領域重點交流平臺,以及國內醫藥工業百強企業、醫藥產業集中地、醫藥戰略投資機構,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苗藥招商引資活動,積極引進一批實力較強的投資主體,形成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大項目、好項目。力爭2017年底前,引進10戶以上國內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投資我省苗藥。(2)年內制定全省苗藥骨干企業目錄,統籌發展改革、科技、經濟和信息化、商務等部門相關專項資金,用足用活民貿民品企業優惠政策,集中力量加大對苗藥骨干企業的扶持力度。(3)加快推進行業整合,支持苗藥骨干企業開展行業內兼并重組。對企業兼并重組或企業集團內部優化資源配置而發生的藥品技術轉讓注冊等申請,省有關部門要及時評審、審批或上報國家有關部門審批,并依法解決跨地區企業兼并重組后的財稅利益分成。我省企業成功并購省外苗藥企業并將工廠搬遷到我省的,可同等享受我省相關招商引資支持政策。(牽頭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投資促進局;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民宗委、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
六、推進苗藥研發創新
(1)大力推進國家苗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倒排時間任務,確保按期建成并盡快在“具有資源優勢的民族藥材綜合應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藥創新藥物研發”、“民族藥質量控制和生產過程控制關鍵技術研究”和“具有產業優勢的民族藥大品種二次開發”四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取得突破。(2)年內制定全省苗藥重點研發平臺目錄,充分依托高校、科研單位、醫療機構,突出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加快打造一批省級苗藥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積極申報苗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3)鼓勵和支持黔東南、黔南、黔西南三個自治州民族醫院和有條件的市中醫院設立苗藥制劑中心,開展苗藥制劑的配制和研發。(4)鼓勵省內苗藥企業積極探索苗藥新藥的合作研發,在藥物和驗方篩選、工藝研究、質量控制、藥理毒理及臨床試驗等方面與其他醫藥企業、藥品研發機構進行深度合作,合理分擔研發風險、降低研發成本、縮短研發周期。(5)積極支持省內苗藥研發機構申報全國“重大新藥創制”等科技專項,對熱淋清顆粒“上市后四期臨床研究”、“苗藥芪膠升白膠囊技術改造及再評價研究”等預期有重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的苗藥重大新藥創制項目,省有關部門要聯合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動態跟蹤服務,依法開辟審批“綠色通道”,幫助企業縮短研發周期。(6)在充分保障苗藥民間驗方所有者權益前提下,探索建立苗藥民間驗方信息庫,開展苗藥民間驗方的委托交易,為苗藥民間驗方的開發利用搭建平臺。(牽頭單位:省科技廳;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衛生計生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七、扶持苗藥做大市場
(1)積極爭取國家將我省更多苗藥品種納入醫保目錄,同等條件下優先納入我省醫保增補目錄。(2)在我省已取得批準文號的治療性苗藥醫院制劑,經批準可在省內調劑使用,按規定納入醫保報銷范圍。(3)黔東南、黔南、黔西南三個自治州及其他市所轄苗族人口較多的自治縣應率先使用和推廣苗藥,不斷提高所轄醫療機構中苗藥處方占門診處方比例,所轄區域內的單體藥店應開設苗藥專柜。鼓勵省內各級醫療機構特別是省人民醫院、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重點醫院同等條件下優先使用苗藥。(4)制定我省苗醫藥傳統特色診療服務項目目錄以及相應價格標準,建立健全省內公立苗醫醫療機構補償機制和苗醫藥傳統特色醫療服務補償辦法。(牽頭單位:省衛生計生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
八、探索苗藥衍生產業
積極支持省內苗藥企業、苗醫藥研究機構和苗醫醫療機構立足自身優勢,以大健康為目標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和利潤增長點,研發以苗藥藥材為主要原材料的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積極支持省內企業、科研單位、醫療機構等市場主體和民間資本投資苗藥美容、養生等苗藥衍生產業。(牽頭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衛生計生委、省發展改革委、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
九、發展苗醫藥特色教育
(1)切實改變過去簡單照搬西方醫藥、中醫藥培養苗醫藥人才的做法,年內制定出臺我省苗醫藥人才發展規劃,建立“貴州苗醫藥專家(傳承人才)庫”。(2)積極爭取教育部同意在我省設置藥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以此為基礎設立苗藥二級學科授權點,設置苗醫、苗藥本科、專科專業。力爭到2017年,全省苗醫、苗藥專業在校學生人數達500人以上。貴陽中醫學院應先行先試,在既有基礎上率先啟動招生。(3)制定實施苗醫醫師傳承人認定培養計劃,推動苗醫醫師專業化發展。(4)參照國家建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模式,建立一批名老苗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包括臨床經驗示教診室、資料室和臨床經驗共享平臺)。(5)鼓勵相關院校通過邀請民間苗醫傳承人授課、擔任“客座教師”,組織實地調研等方式,積極探索苗醫藥特色教學模式。(6)加大對基層苗醫藥人才的培養力度,在條件成熟的省內大專院校建設一批苗醫藥人才繼續教育培訓基地。(牽頭單位: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計生委;責任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貴州大學、貴陽中醫學院、貴州醫科大學、遵義醫學院、貴州理工學院)
十、促進苗醫藥人才就業
積極對接國家相關部委,全力推動苗醫、苗藥進入國家執業醫師和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力爭盡快取得突破。將苗醫醫療機構建設納入我省衛生計生事業發展專項規劃,分期分批在黔東南、黔南、黔西南三個自治州和其他市所轄苗族人口較多的自治縣建立苗醫醫院或苗醫專科,積極籌建省苗醫醫院,支持社會民辦苗醫醫療機構建設。2020年前,建成一批有影響力的苗醫醫院和專科。(牽頭單位:省衛生計生委;責任單位:省編委辦、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
十一、提升苗醫藥品牌形象
將苗醫藥文化建設納入我省“十三五”文化發展專項規劃,在省苗醫藥研究院基礎上籌建省苗醫藥博物館,支持我省更多苗醫藥項目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組建中國苗醫苗藥網,不定期開展“多彩貴州·神奇苗藥”主題宣傳活動。(牽頭單位:省文化廳;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計生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政府新聞辦)
加快我省苗藥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統籌推進、形成合力。各市、州人民政府和貴安新區管委會要根據本通知要求,結合本地實際,抓緊制定配套落實政策。省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根據本部門、本單位職責,抓緊制定具體政策措施,統籌利用好現有相關專項資金(特別是專項資金預算的增量部分),加大對我省苗藥發展的扶持力度。省政府督查室要適時組織專項督查組,對本通知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督查,對貫徹落實不力的地區和單位實行跟蹤督辦,督查督辦結果在全省通報。
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5年4月30日
(此件公開發布)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