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健康丁香園試水線下診所
2015/7/6 8:34:5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馬云認為下一個能超過他的人,一定出現在健康產業里。而在互聯網+健康的產業中,具有強大剛需市場的移動醫療成為毋庸置疑的風口行業。丁香園、阿里健康、春雨醫生、平安馬云認為下一個能超過他的人,一定出現在健康產業里。
而在互聯網+健康的產業中,具有強大剛需市場的移動醫療成為毋庸置疑的風口行業。丁香園、阿里健康、春雨醫生、平安好醫生等移動醫療企業在各路資本的追捧下迅速崛起。
移動醫療行業目前還處于發展初期,正向線上問診、醫藥電商、預約掛號等O2O模式轉變,借助移動端實現線上與線下資源聯動的醫療服務閉環是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成立于2000年的丁香園,是目前國內擁有最多醫療資源的互聯網平臺,去年獲得騰訊的7000萬美元投資。而在今年10月8日,丁香園將迎來線下診所的開啟,這也將是外界矚目的關于互聯網醫療落地的一次試水。
試水線下診所
據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對《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丁香園的第一個診所會比較大一些,大概有1000多平方米,功能上分為兩大塊:一塊是患者診療,另一塊是患者教育。在李天天看來,做慢病的教育是最好的環節,這也是目前丁香園的微信公眾號在做的事情,對疾病知識、藥品知識、健康知識等的科普教育。
而丁香園診瞄準的就是常見病、多發病,“不去碰復雜腫瘤等很難的疾病,這種疾病應該是大醫院去干的事情。”李天天說,丁香園對自己的定位還是在社區,這種標準化的流程會容易一些。“一個診所其實能夠起到的作用不大,特別是我們把自己診所定位成常見病、普通病、多發病,不是一個罕見的疑難病,這個時候就意味著我一定要去轉診,有一個合適的轉診制度,在這幾個流程基礎之上,我們會跟公立醫院對接,跟一些比較開放的公立醫院去完成轉診。”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互聯網醫療的本質還是醫療,而醫療的核心就是確保患者的安全和醫療質量,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可以縮短流程提高效率,優化看病過程甚至降低費用。但實際上,單靠移動醫療的技術,很難把整個醫療服務都移動起來。
上述人士表示,浙江杭州的某家大力推廣未來醫院的公立醫院中,在線支付比例只有2.8%,原因在于無法接入醫保,這也就意味著手機端的支付需要全部自費,病患要拿著醫保卡去窗口排隊付費。和今年醫藥電商行業遭遇的政策進展緩慢乃至無望的情況相比,移動醫療也面臨著并不樂觀的形勢。
而行業普遍認為,在線問診將是移動醫療遭遇的首個攔路虎。對此,李天天認為,在線問診首先是數據缺失,在線問診的形式會給醫患雙方帶來巨大風險;其次,醫生對于診療和咨詢邊界不清,國際衛計委對此66號文的明確規定,互聯網上涉及醫學診斷治療是不允許開展的,只能做健康方面的咨詢。
由此,丁香園才選擇了做線下診所,這既是他們重構醫療行業的一個切入點,也是形成有價值閉環的關鍵一步——將線上資源在線下“變現”,在丁香園積累的400余萬注冊會員中,執業醫生達200萬,在中國269萬的醫生總量中占比77%。
李天天坦言,丁香診所瞄準的并非高端人群,主要針對的是有一定支付能力的階層。并且,丁香園在杭州的診所會把兒科當作一個特色來做,因為小孩本來也沒有醫保,家長也傾向于醫療機構能提供好的服務,公立醫院一般人多、排隊很長,容易有交叉感染,所以兒科會是丁香園線下診所的一個切入點。
模式“輕與重”
據記者了解,同樣是走線上延伸到線下路徑的春雨醫生,今年也在忙著開診所。今年5月份,春雨醫生宣布將在全國5個重點城市開設25家線下診所,其創始人張銳表示,到今年年底,春雨醫生將在全國50個大中型城市開設300家診所。
主打輕問診服務的春雨醫生,開診所則是選取了一條輕資產路線,和丁香園從無到有建立一家診所不同,春雨醫生看中的是已有的線下診所的閑置資源,以掛牌診所的合作模式來進攻線下市場。此外,春雨醫生也不直接雇傭醫生,而是從輕問診平臺上篩選一部分醫生資源到掛靠診所,醫生以多點執業的形式提供服務。
對于跟線下醫院合作的掛靠模式,李天天坦言之前也有考慮過,但是最終還是因為覺得很難控制醫療質量而放棄,他對記者表示,目前中國的絕大多數民營醫療機構還是把持在“莆田系”手里,不排除其中有一些做得比較出色,但是大部分的民營醫療機構還處在并不正規的階段。
互聯網醫療的核心是醫療,而醫療的核心是安全。掛靠模式為春雨醫生的輕資產運作帶來便利,但也帶來安全診療方面的考量。
史立臣認為,不管是丁香園、春雨醫生等移動醫療代表企業,還是正在布局的阿里巴巴或騰訊,他更看好做平臺模式和慢病管理,為大型醫院提供服務比自己做診所要靠譜,現在許多大型的公立醫院也在尋求與外部的合作,“但是雙方的利益如何分成可能也是個問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