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全面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政策
2015/7/7 8:32:2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6月30日24時,福建省啟動省屬公立醫院零差率改革,福州市屬公立醫院和駐榕部隊醫院等同城醫院也同步推進。本次省級公立醫院改革啟動后,福建省內所有公立醫院已全部6月30日24時,福建省啟動省屬公立醫院零差率改革,福州市屬公立醫院和駐榕部隊醫院等同城醫院也同步推進。本次省級公立醫院改革啟動后,福建省內所有公立醫院已全部取消原有的藥品和耗材銷售加成政策,實行零差率銷售。
記者從福建省醫改辦、省衛計委等部門聯合召開的集中采訪活動上獲悉,實行零差率改革后,福建省公立醫院將破除“以藥補醫”逐利機制,未來僅靠專業醫療服務收費和財政補償運營。
取消以藥補醫制度
“取消以藥補醫藥品加成機制,實現藥品、耗材零差率,讓醫療衛生服務主要依靠技術,這是啟動醫改的關鍵一步。”福建醫科大學鄭振佺教授在分析福建省醫改情況時說,藥品和耗材的定價不應受到供求的影響;公立醫院合理價格的制定應等于成本減去政府補貼,如果政府的總補貼增加,老百姓的支付就會相對下降。
記者了解到,在與省屬醫院同步實施改革的福州市,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已與醫保支付政策調整、財政補貼同步推出。據福州市醫改辦主任黃敬池介紹,取消藥品和耗材銷售加成后,公立醫院補償由原來的醫療服務收費、加成收入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改為醫療服務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同時,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醫保支付和財政補償方案將以“三合一”的方式出臺并同步實施,努力使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達到財政保障可持續、醫保基金可承受、群眾負擔總體減輕、醫院收入不降低的“四個平衡”。
建立科學補償機制
實行零差率改革,是對醫院收入結構的重大調整。今后公立醫院的合理收入從哪里來,病人的負擔如何減輕?答案是:通過醫療價格調整、財政補助和醫保分擔的辦法予以解決。
福建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醫改辦主任賴詩卿表示,為彌補公立醫院因零差率改革減少的合理收入,必須建立科學的補償機制。一是通過財政補償。財政對公立醫院的投入要建立新機制,逐步從補虧損轉變為補績效,從補機構轉變為購買服務。二是通過價格調整補償。這種補償不是簡單的平移,不是減多少補多少,而是要建立醫院發展新的動力機制,即靠賣藥轉變為靠醫療技術服務。
另據福建省衛計委副主任林圣魁介紹,在實施零差率改革的同時,福建省還對現行4170項醫療服務價格進行調整,省級三甲醫院調整2565項,其中調增2382項,調減1213項;省級三甲以下公立醫院調整3310項,其中調增2097,調減1213項。調整后的醫療服務價格全部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并調整醫保報銷政策,總體不會增加群眾負擔。
穩妥推進公立醫改
城市公立醫院改革是醫改的重點和難點,價格調整勢必觸及各方利益。如何在公立醫院建立約束機制,割斷醫生與藥品、耗材和大檢查收入的利益聯系,又如何建立醫院發展激勵機制和實行差別化的績效考評機制,讓改革紅利成為醫院和醫務人員的合理收入?
早在2014年年底,福建全省58個縣的公立醫院已全部實行了以藥品、耗材零差率為切入點的綜合改革,改革后縣級醫院的藥占比同比下降了10.1個百分點。
近日,福建省醫改辦、衛計委、財政廳等部門又聯合出臺《關于控制公立醫院醫藥費用過快增長的實施意見》,要求到2017年,全省藥占比要從2014年的46%降到30%左右,個人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控制在25%左右。《意見》同時提出,要對公立醫院控費工作進行考核評估,結果與院長年薪和醫技人員工資掛鉤。
賴詩卿表示,新一輪改革的核心是體制和機制改革,即改革醫療管理體制和醫療機構運行機制。福建省將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從建立現代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改革投入和補償機制、建立改革平衡機制等方面入手,積極穩妥地推進城市公立醫院改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