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船行業迎破產潮:江蘇最大船企申請破產
2015/7/29 8:32:3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造船行業正在經歷一輪破產潮,日前,作為江蘇最大的造船企業舜天船舶發布一系列公告,包括申請破產保護、出售存量船舶、主要銀行賬戶遭凍結等,再次引發外界對于造船行造船行業正在經歷一輪破產潮,日前,作為江蘇最大的造船企業舜天船舶發布一系列公告,包括申請破產保護、出售存量船舶、主要銀行賬戶遭凍結等,再次引發外界對于造船行業的關注。在產能過剩、新增訂單減少背景下,去年12月至今,我國已經有莊吉船業、STX大連集團、明德重工等多家造船企業破產。業內人士分析表示,目前造船行業訂單減少、產能過剩,由于航運不景氣,隨著訂單的減少,造船企業間的兼并重組會提速,破產企業數量也將進一步增加。
造船業屢現破產
舜天船舶只是目前造船行業的一個縮影,早在去年12月,南通地區技術實力最強的造船企業明德重工,就因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權人,被提請破產重整。今年3月,由于造船業持續衰退和內部經營管理不善,東方重工向江蘇省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進行債務重組。同月,由于缺乏潛在重組方的積極參與,國內最大的外資造船企業STX大連集團依法進入破產清算程序。4月,溫州最大造船企業莊吉船業宣布破產重整。5月,正和造船向法院提出重整申請,造成企業破產數量陡增。
除了破產企業增多外,不少企業也陷入盈利下滑和財務困境。數據顯示,1-5月,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5.4億元,同比下降13.3%。其中,船舶制造企業為48.1億元,同比下降11.3%,船舶修理企業為1.8億元,同比下降8.2%。4月下旬,有“中國最大的民營造船企業”之稱的熔盛重工正式更名為中國華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面轉型石油和天然氣開發。3月,中海船舶宣布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年度業績,虧損6.33億元。
卓創船業分析師田洪濤指出,目前破產造船企業均為民營或外資控股,相對于國企、央企,民營企業及外資企業所獲得的政策扶植力度較小,特別是民營企業,規模不大、資金實力不強,往往成為市場最先淘汰的對象,尤其是在行業產能過剩的背景下,其劣勢凸顯,在經營難以為繼之時只能走向破產。
產能過剩問題凸顯
在世界經濟增長放緩背景下,航運業迎來寒冬,受此拖累造船業也陷入困境,新接訂單量驟降。工信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前6月,全國造船完工量1853萬DWT(載重噸),同比增長6.3%;新承接船舶訂單量1119萬DWT,同比下降72.6%;截至6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13807萬DWT,同比下降9.2%。
浙江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陳達西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造船行業面臨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增長過快導致的產能過剩。他進而介紹道,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時成為世界第一大造船國,產能占世界的1/3左右,成為世界頭號造船強國用了大概20年左右。而我國的造船業近幾年快速崛起,目前已經是第一大造船國,產能占世界的40%左右,高峰時期,光造船廠就超過幾千家。不過,隨著航運的蕭條,導致造船訂單明顯減少,而高增長帶來的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凸顯,很多訂單銳減的企業面臨著倒閉、破產的風險。
知名船舶經紀商克拉克森公司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船承接量僅為756萬DWT,占世界市場份額的20.5%,位居世界第二,按照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統計的1119萬噸,約占世界市場份額27.6%,自金融危機以來,國際市場份額首次下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