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進口沖擊 國產綠豆價格下跌
2015/8/5 8:32:3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資料圖來源于網絡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在夏天,綠豆是較為熱銷的一種雜糧。而今年夏天綠豆的銷售卻不溫不火的。究其原因,是因為國產綠豆受到進口綠豆的擠壓資料圖來源于網絡
縱觀國內綠豆市場運行規律,其價格主要受產量和需求量影響。種植面積擴大、產量增加,其價格就下跌;種植面積減少、產量下降,其價格就上漲。此外,綠豆的季節性屬性比較強,夏季消費量大,價格就存在上漲的可能,其它季節則相對平穩。今年這個夏天綠豆卻是讓收購商和批發商大跌眼鏡,不僅銷量上不去,賣價也一個勁兒的跌。存貨量小的賠的就少,存貨量大的賠的就多。除了今年雨水多外,他們更多的還是在聊進口綠豆的話題。近幾年,進口綠豆憑借著低價的優勢打開并開拓國內市場,著實讓國產綠豆有點招架不住,用句歌詞來形容就是:綠豆也被進口撞了一下腰。
面對勢不可擋的進口趨勢,針對農產品特別是像綠豆這樣的小宗農產品該如何應對呢?如果僅靠拼價格的話,不但打不贏,反而會被擠出市場。即然價格上拼不過,那就得另辟蹊徑。首先,品牌化戰略。山西的沁州黃小米、黑龍江的大米,優質產品加上品牌化運作,人家的賣價就是比一般的貴,而且銷售也很好。所以說,無論是農民朋友還是相關農產品加工企業,一定要樹立品牌化意識,既在種糧上追求糧食品質,又要通過注冊品牌、宣傳和維護品牌,打開一個屬于自己的產品市場;其次,初級產品深加工。初級農產品的賣價和收益都是比較低的,而最終的產成品利潤卻是可觀的。在如今糧食總體上供應相對寬松的大背景下,既然賣不上價,那就向利潤高的深加工邁進一步。建議特色糧食產區由政府進行組織、協調并扶持深加工企業做大做強,農民朋友也可以通過多方合作等方式建立深加工工廠。
面對進口潮的沖擊,絕不能坐以待斃、墨守成規,只有跳出土地來看土地,跳出糧食圈來看糧食,可以學習借鑒其它行業成功經驗來產糧、賣糧,也可以通過差異化、品牌化、深加工等多種方式提高競爭力。總之一句話:創新傳統思維,打造新型農業、做高大上的農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黃瓜價格狂跌半年終“收手” 近期有上漲可能
- 下一篇:今年辣椒行情較去年有望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