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蕾:互聯網金融不止于“向錢看”
2015/8/7 8:33:3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導語:螞蟻金服集團CEO彭蕾今日在人民日報發表題為《互聯網金融不止于“向錢看”》的文章指出,金融生來為謀利,但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的價值卻不止于謀利。一個金融創導語:螞蟻金服集團CEO彭蕾今日在人民日報發表題為《互聯網金融不止于“向錢看”》的文章指出,金融生來為謀利,但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的價值卻不止于謀利。一個金融創新產品做得好不好,要看其能否改善金融消費者的體驗,能否為打造好的金融環境做出自己的貢獻。
以下為文章全文:
互聯網上的金融創新,就是做微小而美好的,有安全感、信賴感和幸福感的金融,讓每個人、每個小企業都可以在金融的幫助下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不是變成金融的奴隸
金融生來為謀利,但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的價值卻不止于謀利。一個金融創新產品做得好不好,要看其能否改善金融消費者的體驗,能否為打造好的金融環境做出自己的貢獻。“互聯網+金融”,就是把用戶需求放在第一位,幫助用戶解決問題,并在此過程中實現金融機構自身的價值。
金融產品管理的是錢,但本質還是人的潛力的提升和挖掘。金融產品眼睛只盯著錢,就會誤入歧途,忘掉初心。在冷冰冰的金融世界中傳遞溫暖的氣質,或許將成為互聯網時代金融產品開發的大趨勢。
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就得讓融資變得容易。從這個意義上講,互聯網精神的驅動和互聯網技術的運用,就是要讓金融變得更市場化和平民化,要讓小客戶也能享受到如大客戶一樣的金融服務。傳統金融已經為大客戶和富有的個人提供了個性化服務,那么對小微企業和大眾微小而美好的服務就應當成為“互聯網+金融”的一個大方向。
互聯網技術的革命,正在成為新一代商業的基礎設施,并使得普惠金融成為可能。移動互聯技術使得個人,而不是機構成為中心。在此基礎上的互聯網金融創新,讓每一個金融消費者仿佛隨身攜帶著銀行、交易所和投資顧問,金融的門檻從此大幅度下降,數據搜集和分析的成本也大幅度下降,金融也就自然越來越普惠。這是一個正向循環:越為用戶著想,用戶就越多;用戶越多,技術和數據的成本就越低,普惠金融就可以做得更好。
金融業正徘徊在互聯網精神和金融專業主義的十字路口,但這并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單選題,而是一種化學反應。近年流行的一個詞,叫做“小確幸”,意思是微小而確實的幸福。互聯網上的金融創新,就是做微小而美好的,有安全感、信賴感和幸福感的金融,讓每個人、每個小企業都可以在金融的幫助下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不是變成金融的奴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