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汽車到高鐵與大飛機 中國制造學到了什么?
2015/8/23 8:32:2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德國《明鏡》雜志8月20日刊登關于中國制造的特稿,從汽車、高鐵與飛機三大工業領域分析了中國工業面臨的問題、機遇與挑戰。這家媒體稱,在這三大工業領域,中國都處德國《明鏡》雜志8月20日刊登關于中國制造的特稿,從汽車、高鐵與飛機三大工業領域分析了中國工業面臨的問題、機遇與挑戰。這家媒體稱,在這三大工業領域,中國都處在轉折點上。報道稱,中國制造正在吸取教訓,從獲取短期利益為主開始向注重質量轉型。
以下為澎湃新聞對本文的編譯,有刪節。
航空工程師李杰克(音),66歲,個子很高,舉止儒雅。在幾位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他帶領記者一行人參觀位于上海北部的大場機場。只見幾間平房、大樓零星佇立其間,院子里有梧桐樹、池塘、草坪,員工的車就泊在草坪旁邊,有沃爾沃、吉普、別克等。那里不太像一個研發基地,倒有點像美國大學校園。
來到飛機庫,ARJ21翔鳳客機正在機庫組裝。這是中國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現代化客機,是中國航空業的希望,也是中國航天工程師的驕傲。ARJ是“先進支線飛機”對應英文的首字母縮寫,“翔鳳”意為“飛翔的鳳凰”,字母“21”則代表21世紀。
中國在2002年啟動短程支線飛機發展項目,其間幾次推遲,2008年實現首飛。之后測試發現,ARJ21客機機翼過于脆弱,航空電子設備、起落架以及自然結冰測試均存在問題。翔鳳遲遲得不到有關適航認證。
預計今年秋天,首架翔鳳將交付使用,這比原計劃晚了整整五年。李杰克稱:“翔鳳起飛不容易,制造安全客機是現代航天業最大的挑戰。”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的貿易國,中國大量生產鋼鐵、水泥,制造壓蒜器、球衣,組裝手機、平板、電腦。但是中國政府希望,中國未來也會研發、制造心臟起搏器、高性能相機、工業機器人,中國也將自主研制大型噴射發動機,而不依賴其他國家(翔鳳客機發動機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研發)。
目前中國正雄心勃勃。中國國家愛主席習近平去年到上海參觀中國商飛,表示無論有多困難,一定要把國產大飛機搞上去。盡管他目前進行國事訪問所乘坐的是美國波音747。習近平主席說,中國是最大的飛機市場,過去有人說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這個邏輯要倒過來,要花更多資金來研發、制造自己的大飛機,形成我們獨立自主的能力,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飛機。
轉折點
全球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議題都很感興趣。中國經濟發展到了哪個程度?中國還將會是“世界工廠”嗎?還是會一躍成為創新型發展國家,在高新技術領域一爭高下?目前中國以購買德國高質量產品為主,未來會威脅到德國企業的發展嗎?
近年來,中國重視交通運輸業發展,尤其在汽車、鐵路、航空三大領域發展迅猛。從中可以看出中國政府經濟發展動向:中國經濟發展重心是什么、目前他們發展到何種程度、以及他們所遇到的困難。
目前,在三大工業領域,中國正處在轉折點上。
中國汽車市場35年來持續增長、盈利,現在深陷危機。不管是國內汽車制造商、以及國外合作商或競爭對手,汽車市場增長率首次出現明顯下滑。對于大眾汽車集團來說,中國是他最有利可圖的市場,有三分之二的利潤來自中國市場。據大眾集團稱,2015年上半年其銷售額下滑4%。再加上人民幣接連兩次貶值,進一步打擊了德國汽車制造商,德企在中國發展面臨挫折。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