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國人買房容易嗎?各國年輕人買房壓力大PK
2015/8/23 8:35:1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可是這個收入水平,在北京未來3年近乎處于供需1:8的情況下——買不到!在上海500萬購房門檻下——不好買!而年薪低于50萬的——買不起!再加上上海等一線城市,年薪50萬不能大富大貴,也能小富躋身中產了吧,買套房還不是分分鐘的事兒?
可是這個收入水平,在北京未來3年近乎處于供需1:8的情況下——買不到!在上海500萬購房門檻下——不好買!而年薪低于50萬的——買不起!
再加上上海等一線城市,商品房住宅全面高端化、房屋購買主力年輕化、年薪50萬不是遍地都是,年輕人想買房只能默默“啃老”。基于這種狀況,很多人幻想同樣一筆錢,在國外能買到更大的房子,買房壓力會很小。
錯了,外國的月亮沒比中國的圓,外國年輕人買房壓力也沒比中國的小!不信你問問下面這些年輕“歪果仁”。
美國年輕人愛租房。
世界上年輕人買房大多都是找銀行貸款,在美國首付一般5%-20%,買房并不難,但35歲以下的美國人,房屋擁有者僅占了36.3% !
因為觀念和儲蓄習慣不同,美國的年輕人經濟獨立,買房時父母不會資助,平時也不怎么存錢,加上他們還有學貸,車貸等各種貸款要還,所以比起貸款買房,美國的年輕人更愿意租房。
加拿大年輕人跟中國一樣苦逼。
在加拿大因為房租跟房貸不相上下,只要能付首付,一般都會第一時間考慮買房,也因此不僅在年輕人中間,整個加拿大買房主流就是貸款。
據了解,加拿大有20%家庭必須用其稅前收入的30%支付房貸,年輕人更慘,1/3到1/2工資都會被房貸拿走。而且隨著利率水平的浮動,他們的還貸壓力越來越大,這也造成了除非特例,在大中型商業銀行幾乎找不到首付低于20%、還貸期超過40年的房貸。
與中國最大的不同是加拿大產權是永久性的,每年需交0.5~1%物產稅,如果是總價60萬美元房子,一般要交5000美元/年的房產稅。按貸款期限70年,利息3%算,也要交100多萬美元的稅,又夠買一套更好的房子了,所以加拿大人年輕人跟中國一樣苦逼。
新加坡年輕人最幸福。
新加坡寸土寸金,年輕人買房好像更不容易,事實卻恰恰相反。
新加坡政府是新組屋的唯一出售者,掌控了組屋價格定價權,對于低收入家庭購買組屋政府會根據具體情況最高可以白給4萬新幣的補貼。
由于組屋一手價格每年10%左右,二手轉售的價格波動則更大些,所以新加坡年輕人都想盡快買一套自己的組屋,住幾年后賣掉,賺上一筆。
另外年輕人買新組屋跟父母做鄰居,政府補貼1萬新幣。有這補貼,買個30萬左右的組屋,首付基本就沒問題了,三十年貸款,月供使用公積金就可以。
也就是說,新加坡年輕人只要有正當工作,買房甚至可以不用掏一分錢!
購買組屋絕對是一本萬利的事情,大部分人都想購買組屋,為了市場可控在購買政策方面新加坡政府制定了相當多限制,例如:年輕人要購買組屋的話,必須先結婚;買新組屋跟父母做鄰居,政府補貼1萬新幣;家庭購買組屋,必須是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5千……
韓國年輕人買不起房。
中國的鄰居韓國,不僅地域文化有淵源,連房地產的問題也類似。
今年4月,韓國房地產價格風向標首爾江南地區住宅每坪的價格突破3000萬韓元(1193.8,0.0000, 0.00%)(1坪等于3.3平方米,1美元約合970韓元)。韓國年輕人想買房,多依靠父母資助,若是男方婚娶買房,父母積蓄不夠或兄弟多的年輕人就只能選擇租房了。
法國年輕人有錢也不買房。
尼古拉·佩古爾說:“今天,要想在45歲以前在巴黎成為一套住房的房主,愈來愈困難。”
據法國地產信貸銀行(Credit Foncier)與巴黎第九(PARIS DAUPHINE)大學聯合制作的一項有關大巴黎地區買房購買力的調查顯示,在1998年和2010年之間,能夠購買符合自己所需要的一套房產的家庭的比例從44%降到27%。 尤其30-35歲年齡檔次的買房購買力降幅更大,1998年能夠購買符合自己所需的一套住房的比例為32%,12年之后只有7%。
在法國沒有房子,拿著收入證明就可以申請住房補貼;而且法國政府對房租的控制很嚴厲,也建了很多廉租房,租房的壓力遠遠小于買房;再加上25平方米,價格2萬歐元左右,買了也沒潛力,所以在法國年輕人掙錢更多是為了消費,有錢也不買房。
日本年輕人買房無壓力。
日本年輕人很少依靠父母的經濟援助買房,也沒有為了結婚而必須買房的觀念,因此大多數日本人年輕人并不急著買房。
剛剛參加工作的日本年輕人還是無力購房的,但是日本租金水平已經穩定了很多年了,如果負擔不起租金,可以申請租金和其他成本(給房東的禮金押金等等)相對便宜的公營住宅。
如今日本年輕人的平均結婚年齡都在30歲之后,結婚之后,日本年輕人一般都會選擇買房,大概用不到1/5的收入就能供一套150平米土地,樓上樓下120平米左右的小樓,也就是說日本年輕人想擁有一套自己的住房并不難。
英國年輕人也“啃老”。
最近幾年英國房價年漲幅達10%,放貸標準也收緊了,銀行要求購房者繳納更多首付,據英國抵押貸款機構訪問20-45歲人士的調查報告顯示,63%的購房者從父母那里尋求了資金幫助。用吐槽的話講就是:“如今的銀行只為那些無須貸款的人提供貸款。”而27%的受訪者父母動用儲蓄幫助孩子,10%的受訪者則提前把財產給了孩子。
世界各國年輕人買房能力對比一下,瞬間世界大同,有沒有!周末了,放輕松,各國的年輕人同一起跑線,有啥可擔心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